315晚会曝光医美行业乱象 监管重拳出击引行业警惕

证券日报

2022-03-17 14:03

  近年来整形美容之风兴起,大批爱美女性甚至男性都在涌入这个市场。然而,另一方面美容院从业人员资质是否齐全,能否保证安全成了消费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今年3·15晚会上,央视曝光了医美行业乱象,医美培训机构安徽美希淑颜医疗美容(美希国际医美教育)、蚌埠柏美思医疗美容(柏美思医美学院)、郑州星美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海奥国际教育)、圣嘉丽禾(北京)医疗美容门诊部有限公司被点名。上述机构被指对没有任何医美背景的学员进行短期培训,并给学员发放结业证书。

  截至记者发稿,安徽合肥市监局回应称,市委副书记已带队连夜调查美希淑颜医疗美容机构,依法查扣相关设备器具,传唤培训机构负责人。

  北京京筑律师事务所刘伟涛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医美纠纷一般不按消费合同纠纷处理,其归属于侵权纠纷案件,医美纠纷的患者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的规定,主张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医美行业乱象丛生

  3月15日,央视3·15晚会点名医美行业培训乱象,据了解,这些医美培训机构的培训费达几千元,培训的周期和时长不尽相同。而从课程的设置上,这些培训机构也没有统一标准,课程包括各种针剂注射、线雕、埋线双眼皮等。

  中国消费者协会官网投诉数据显示,2015年到2020年,全国消协组织收到的医美行业投诉量增长近14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2021年全年医美投诉量超8千条,投诉问题集中于资质不明、虚假宣传效果、诱导医美贷等。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医美领域10件不正当竞争典型案例显示,对资质荣誉、产品功效、整形疗效等进行虚假宣传是涉诉医美机构的突出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医美机构超过3万家,而持有美容外科主任医生证书的医生不超过5000人。部分医美机构虚假宣传、非法行医,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人身损害和精神伤害,多位消费者因医疗美容事故造成动脉阻塞、大面积脑梗等终身伤害。

  刘伟涛律师表示,遭遇医美纠纷,首先应收集证据、同时尽快做医疗损害鉴定。消费者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时,建议直接与有话语权的管事人沟通,沟通过程中注意录音或录像并保存好,同时,可以向当地的医疗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投诉,提出调解申请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实际案例中,如医疗美容机构系营利性组织且存在欺诈行为,就诊者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主张惩罚性赔偿,赔偿金额为就诊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对此,浙江浙杭(宁波)律师事务所张娟律师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视3·15所曝光的医美培训行业有的甚至没有相关的医师从业资格证,这涉及非法行医,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当事人可以采取刑事救济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监管重拳出击

  中国医美市场规模巨大,据Frost&Sullivan统计,2014年至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复合增长率为22.5%,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2023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01.3亿元。

  去年6月份,国家卫健委、中央网信办、公安部、海关总署、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邮政局、国家药监局、国家中医药局等八部委联合发文,决定于2021年6月-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并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该方案所涉及的管理对象基本涵盖了从境内外上游药品、器械生产商到中游美容医疗机构(含中医美容医疗机构)、医生,再到下游互联网医美平台的医美全产业链。具体到上市公司,包括上游玻尿酸生产商爱美客、华熙生物、昊海生科、鲁商发展等;中游医美机构奥园美谷、苏宁环球,朗姿股份,金发拉比、华东医药、国际医学等;下游医美平台则新氧、悦美、更美等。

  此外,2022年2月18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下称《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条例》新增了“未经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同意,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医疗美容服务”的规定。

  监管层对行业的重拳出击,直接影响了医美行业公司的上市之路。记者发现,私立医疗美容连锁机构之一的艺星整形多次冲击上市均折戟,按最新的监管意见,艺星整形涉踩多道红线,存在医师人数明显不够,销售顾问客串医生面诊等诸多不合规的情形。

( 作者:刘斯会   编辑:王晨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