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舸:从刘纪鹏指责董明珠的“股市文盲”言论说开去

中国经济网

2019-02-15 07:26

  针对近期知名学者刘纪鹏指责董明珠的“股市文盲”言论,格力电器独立董事刘姝威表示:“董事高管应该尽心(进行)公司管理,而不是资本运作,所以格力电器历年(坚持)分红,这是我国股市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我看来,刘纪鹏与刘姝威的“双刘之争”,是对于上市公司发展阶段不同重心、不同目标的认知分差,也是对于企业家与资本之间关系边界的不同看法。在刘纪鹏的网上发文中,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只是扮演资本“保姆”角色,文章还称,在中国上市公司董事长里面像董小姐这样敢如此向主人发飙的职业经理人稀有。

  从1990年进入格力做业务经理算起,董明珠在格力一路成长为高管,与格力相伴接近30年,也成为格力2000亿元年营业收入的主导者。而稍微对企业发展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随着时代变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再取决于资金、市场占有率、利润等,而是将人(管理者到普通员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产,让企业随着人的成长而成长,而培养并留住有价值的人,直至其成长为企业的引擎,也就关乎企业基业能否长青。董明珠与格力的关系,显然是彼此成长、最终彼此成就,从这个基础理念出发,我认为将董明珠定义为格力电器的“保姆”,显然还停留于较为初级的企业文化认知层次。

  关于资本与上市公司管理层的关系,也要更进一步辨证看待。资本是企业发展所需的血液,但绝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唯一因素。事实上,市场的瞬息万变、竞争日趋白热化,以及当下资金过剩的背景,也让好的企业、优秀的企业家与资本之间成为相互挑选的关系。在上市公司分红并不特别普遍的股市,格力之所以长期保持高分红,不仅是让股东共享业绩高速成长所带来的红利,也是希望让更多投资者深入分析格力业绩背后的发展与投资布局价值、具有愿意与企业共同应对产业及时代发展变局的前瞻性视野。

  如果因为短暂一个阶段的分红减少或暂停分红,就选择急匆匆抛售所持股票,这样的散户和机构不过是财务投资者,资本市场当然需要这样一部分投资者,但并不是越多越好。相反,类似于格力这样的超大型企业,要保持未来一段时期的战略投资,最需要聚拢的是价值投资者。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尤其是二级市场的高度流动性,常见的是一些散户、机构随时会抛售股票,“离开”某家上市企业,上市企业的管理层则不可能随时放手不干,必须要为企业发展制定长期性的发展目标,并配套不同阶段的不同策略,扮演好企业的守护人角色。

  也因此,真正有远见的企业家,都不会迷信资本,而是要看透资本本身存在的诸多局限性,敢于教育投资者、教育市场,哪怕要为此承受一定的争议。

  自1932年伯勒和米恩斯提出现代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概念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对于企业发展路径、方向的控制权重“重”于资本,就成为一个明显趋势。

  从“双刘之争”谈企业家是否是资本“保姆”,我认为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唯资本驱动的企业发展模式绝不是万能的,无论是从行业发展层面,看共享单车等资本吹出来的风口迅速飘散;还是从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看屡屡发生的大股东掏空上市公司现象,都说明资本驱动模式的弊端日益凸显,而这也就决定了秉承商业理性的市场会抛开此类模式,转而青睐更有价值、更具规范性的利润长期产出中心,即以高素质、有归属感、有着强烈企业文化烙印的企业家作为发展核心,带动员工、股东共同进化的企业发展模式。就此而言,“双刘之争”也是一个契机,帮助我们更好认知中国资本市场和企业家的进化规律,而不能永远停留于旧思维、旧模式。

( 作者:毕舸   编辑:单征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