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兰州制造”所剩无几 新“兰州制造”悄然崛起

兰州日报

2016-08-17 02:30

  曾在兰州街头巷尾风靡多年的504雪糕、百士特等老品牌是兰州人独有的一种记忆和情怀,然而,这些让兰州人念念不忘的产品却在市场冲击中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近来,504雪糕和百士特在人们的殷殷期待中又重新进回归了兰州市场,这多少唤起了兰州人对本土品牌的情怀,也让不少消费者对本土品牌的消失和再次崛起产生了思考。

  1

  儿时的记忆是味道更是一种情怀

  近期,一则关于504雪糕重新上市的新闻不断占据着各个媒体的显要位置,同时,也“引爆”了整个微信朋友圈。504雪糕已不仅仅是一款夏日里消暑的冷饮那么简单,更是无数兰州60后、70后和80后对儿时的怀念,是一种人们很难抹去的记忆,而生产这款雪糕的厂家正是为我国核工业发展立下赫赫战功的军工企业。上世纪80年代后,军工企业迎来了“军转民”调整期,很多军工企业都经历了转型再创业的艰难历程,504厂生产的雪糕正是军工企业搞副业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504雪糕只是军工企业的一项副业,用兰州品牌这个名词不具有代表性的话,那么,将曾坐落在兰州大街小巷间无数的红顶铁皮屋所创造的雪糕神话称为兰州品牌的话,必然不会引起非议。在那个其他雪糕以毛票计算的年代,每根要一块五的“脆脆”和“融融”应该算是“天价”雪糕了,然而,即便高昂的价格也并没有影响到“百士特”的销量,去买的时候总是要排长长的队。“百士特”三个字曾是兰州引以为傲的本土雪糕企业,在蒙牛、伊利等如今的一线冷饮品牌尚未出世之前,百士特就早早占据了兰州乃至西北地区的冷饮市场。在那个冷鲜物流还不是很发达的时代,每逢周末,百事特的红顶铁皮屋四周总是围满了批发雪糕的市民,而很多人也自然而然地认为百士特必将成为兰州走向全国的一张响亮“名片”。然而,谁也不曾预料到,如此耀眼的且发展势头正劲的一个企业为何会在一夜之间消声灭迹。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了百士特集团公司董事长靳占荣的办公室。

  据他介绍,在最辉煌时期,百士特曾占据了兰州60%以上的市场份额,并打入了西宁、西安、银川等西北地区,产值高达5000多万元,无形资产达3000万元。靳占荣说:“用短短的几年时间,百士特这样一个产品单一的企业就能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并创造了如此辉煌的业绩,在当时来说,简直可以称作商业奇迹。”然而,从1997年起,“伊利”、“蒙牛”等冷饮品牌相继进入兰州市场,这些企业凭借先进的管理和销售模式迅速赢得了兰州市场,并在这里生根发芽。当时,虽然“伊利”和“蒙牛”势头强劲,但在进入甘肃市场之初,也曾受到了“百士特”强有力的阻击,同样价格的产品,“百士特”的销量远远超过了刚刚进入甘肃市场的“伊利”和“蒙牛”,由此不难看出,在当时,无论是在产品的口味还是认知度上,兰州人都更加认可百士特。同样,这也从一方面说明,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外来企业的“大举入侵”并不是打垮百士特的主要因素。靳占荣告诉记者,当时的百士特属于过渡型企业,在物资仍然比较匮乏的上世纪90年代,牛奶虽然早已不是“配给制”,但供应量还是十分有限,而百士特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兰州市场牛奶奶源不足的问题,因此,在这个时期百士特所创造的企业辉煌可以说是完全依赖于国营模式。后来,百士特开始进军冷饮市场,此时的百士特虽然从运营上来看已经属于市场化运作,但究其根本,还是摆脱不了浓厚的国企特色。从一个简单的方面就能看出,在全国迅速发展超市的90年代末,“伊利”和“蒙牛”进驻甘肃市场后就迅速顺应市场发展,与超市、门市部等销售终端建立起了联系,并逐步打开了销售渠道,而百士特却始终坚守“自产自销”的模式,依然四处布点红顶小亭子。从运营成本看,小亭子的毛利润是比进入超市和门市部高一些,但从亭子的建设、维护和人员、物流等成本来计算,“自产自销”模式要远远高于借助其他渠道销售的模式,且奉献较大,企业自身负担较重。“蒙牛”和“伊利”当时恰恰采用了“轻装上阵”的销售模式,将利润反馈给销售渠道,率先抢占渠道,随着销量的增多,销售成本大幅度降低,最终占据了主要市场,而百士特则因产品单一,自建门店不堪重负,最终被自己拖垮。靳占荣说:“固守红顶屋成就了百士特的辉煌,也压垮了百士特,销售渠道的不畅将百士特一夜之间打入了谷底深处。”

  2014年,消失了近13年的百士特品牌又回到了兰州人的视线中。说起如今的百士特,靳占荣显得有些兴奋,百士特的回归在他看来纯属一次机缘巧合。90年代中期,早早离家在外闯荡的靳占荣回兰州老家省亲时看到兰州到处都是销售雪糕的“红顶屋”,当时的百士特给他最大的印象就是价格太高消费不起,而这个“情结”对于日后靳占荣收购百士特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在他本人看来,最起码是收购百士特品牌“导火索”。如今,再次起航的兰州本土品牌“百士特”在确定了发展方向后已建立起来6条灌装生产线,主要生产天然无气苏打水、富氧水、天然自涌硒锶山泉水、桶装纯净水、瓶装矿泉水、碳酸饮料等。靳占荣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曾经让兰州人引以为傲的百士特必定会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饮用水生产基地。

  2

  从一件难求到关门歇业国有“大器”走向末路

  “长风电器,称心如意”的广告词曾在上世纪80年代响彻全国。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作出了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决定。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五个管理体制改革文件,规定政府向企业让渡一定的生产自主权、原料选购权、劳动用工权和产品销售权等十四项经营权,推动国企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四自”经济实体发展。同年,我省选定了兰州炭素厂等35家国企作为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实行企业利润留成制度,使企业的经济利益同经营成果初步挂钩,寻找为国企松绑之路。始建于1956年的国营长风机器厂在抓住了这次有利的时机,“保军转民,二次创业”,走上军民结合的发展道路。得到“松绑”的国营长风机器厂先后与日本、意大利、瑞士、荷兰等国进行广泛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的洗衣机、电视机、电冰箱生产技术,形成年产50万台洗衣机、40万台电视机、20万台电冰箱的生产能力,产品出口至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29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当时中国家电行业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三大家用电器的企业,也让“甘肃制造”响彻全国乃至世界。然而,时过境迁,在市场经济中搏击多年后,铿锵响亮的广告词听不见了,长风牌电视机停产了,长风牌洗衣机市场萎缩了,长风牌电冰箱开始换牌生产……曾经营电器销售生意的关勇回忆起当时抢购长风电器的场景时仍感慨万千“当时,拿着成沓的现钞都很难一次性进购到足量的产品,整天提着装有现金的人造革提包在长风厂门前转悠是我们这些做家电生意人的常态。即便如此,每次购进的产品只要拉回去就会被抢购一空。”关勇说:“长风电器产品在今天看来虽然样式有些落后,但经久耐用的产品品质却不容争辩。长风厂都关门这么久了,不少家庭中的长风电器却依然在使用,尤其是堪称当时经典产品的双缸洗衣机,皮实的很。”

  与此同时,作为全国最早10家定点专业制造生产电视机厂家之一的甘肃电视机厂,也让“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产品供不应求,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拿着现金排队候货。无数新人结婚都以买一台“春风”电视为荣,就连如今依然在电视机行业风生水起的四川“长虹”也慕名来到兰州学习“春风”电视机的生产技术。而1984年才正式成立的国营华兴电子机器厂,则以“华夏电器”占据了全国热水器行业的“头把交椅”,连续6年获得全国家电行业含金量最高的“金桥奖”。一位香港客商试图以600万元的高价收购“华夏电器”的品牌,但被华兴人婉言拒绝。

  3

  转型发展资产重组为本土品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无疑,长风、春风这些电器品牌仍在不少人的记忆里坚强地活着。只是,曾经“长风”破浪,“春风”得意,而今却旌旗难展,不免的让人无比感念那些曾经辉煌的老品牌。细细历数,有多少名噪一时的品牌曾生长于此,然而大浪淘沙,今天的市场上却再也难觅其芳踪。对于类似百士特、长风电器这样曾焕发过无限辉煌却又在短时间内消沉的国有企业来说,如何涅槃重生是当前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是将“兰州制造”的印记再次推向全国的一道必答题。对此,市国资委综合法规处的刘平武认为,曾经在兰州有很多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都响当当的企业,1965年从哈尔滨搬迁来兰的长新电表厂就是当时西北地区唯一一家电表厂,无论从产品质量还是销售都不亚于后来发展起来的知名电表生产厂家,然而,这个企业却在上世纪90年代的市场冲击下走向了没落,并于2005年宣布破产。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兰州变压器厂虽然也未曾逃过当时的市场冲击,但却在重组成为宏宇变压器厂后成为了兰州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这充分说明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因此,市国资委也在积极鼓励国有企业向混合所有制转型发展,通过改制引入外来资金、技术、市场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同时,支持和帮助企业项目建设和技术创新,并搭建本土企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鼓励企业在新三板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交易,使兰州的本土品牌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据统计数据显示,在“十五”期间,甘肃国企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一批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在甘肃省经济发展中起骨干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形成,一些劣势企业通过破产、重组逐步退出市场。全省国有企业户数从2000年的960户减少到2006年的441户,少了一半多;资产总额从1527亿元增加到3051亿元,增加了近一倍;工业增加值由263亿元增长到770亿元,净增500多亿元。同时,通过“靓女先嫁”等方式“引强入甘”,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中央企业落户陇原,使甘肃产业链得以延长和优化;而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金川集团、酒钢集团等一批企业则投资海外,迈出了与国际接轨的多元化发展步伐。目前,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达到182家,资产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7家,10亿元以上的达到48家;年主营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企业达到6家,超过10亿元的达到30家。2007年,全省工业增加值达到1066.74亿元,是1978年的13倍。

  市国资委企业改革处的宋兰斌处长告诉记者,从2005年开始实施的国企改革“393”攻坚战的第一轮改革中,兰州的246户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就完成了破产关门企业58户、清算倒闭企业16户、破产重组企业28户、改制重组企业141户、并购租赁其他企业3户。在此基础上,以存量国有资产招商带动增量资本投入为主要方式,着力推进了企业资产重组。截至2014年底,共引进国有、民营资本参与市属国有企业资产重组105户,累计引入资金116亿元,盘活存量资产107亿元。通过资产、债务、人员和业务的整合重组,盘活了大量长期闲置的低效资产,优化了资源配置,实现了企业数量的减少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在2014年开始的第二轮改革当中,市国资委坚持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促进国有企业做大做强为指导思想,根据我市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分类实施。截至2016年6月30日,市国资委监管的56户企业中工业企业有7户,城市公用企业4户,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企业8户,粮食企业10户,新兴产业类企业2户,金融类企业2户,宾馆饭店、商贸、建筑、物业管理等其他类企业23户,企业总资产达到3069亿元。宋兰斌说:“虽然兰州的本土企业在市场的冲击中受到了阵痛,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可避免的阵痛,才使兰州的企业清醒的认识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如今,记忆中的‘兰州制造’虽然所剩无几,但新的‘兰州制造’却正在以昂扬的大踏步前进,而我们记忆中的那些品牌,再经历了变革后,也终将会破茧而出。”

( 编辑:罗伯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