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岗街道分设为深圳东部崛起注入新动力

南方日报

2016-12-27 07:20

  12月26日上午,深圳市宝安区、龙岗区新设街道集中揭牌仪式在深圳市委、市政府辅助楼举行。其中龙岗区布吉、横岗、龙岗、龙城4个街道分设为布吉、吉华、横岗、园山、龙岗、龙城、宝龙7个街道。龙岗区行政区划也由8个街道变为11个街道111个社区的格局。

  “街道分设后,龙岗区街道规模比之以前更为适度。”龙岗区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革坚持“大部门制”改革方向,对街道现有的党政群机构、行政执法机构、事业单位职能优化整合,重塑街道的组织结构体系,进一步强化街道对辖区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升辖区管理服务效能,为龙岗区落实“东进战略”,打造东部中心提供了坚强体制机制保障,为推动深圳东部崛起注入了新的动力。

  “为街道减负”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由于历史原因,龙岗区的街道管辖面积相对偏大、管理人口相对过多,人口结构复杂且严重倒挂,基层治理难度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难以到位,现有行政力量和公共服务资源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以原龙城街道和原布吉街道为例,前者面积75.38平方公里,后者管辖人口达到了51.23万人,社会管理压力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健康发展。

  “通过街道分设,街道平均面积由原来的48.5平方公里缩小为35.3平方公里,街道平均管理服务人口由原来的53.2万人缩小为38.7万人。”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适当缩小街道管辖面积和人口,精简机构,配强力量,优化资源,有利于破解基层治理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好地集中精力和优势资源抓好城市管理治理各项工作,解决“小马拉大车”的管理难题。

  “街道分设也有利于进一步理顺基层管理体制机制,构建精简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扁平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进一步明确区、街事权划分,提升行政效能,激发基层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情。”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标准上,龙岗区都要向原特区内乃至国内外先进地区看齐,“街道分设也有利于龙岗区加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医疗卫生、文体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促进民生事业发展。

  “街道分设之后,龙岗区将会进一步深化基层改革。”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龙岗区会创新城区管理方式,持续开展城市管理治理年行动,实现城区管理由粗放型、运动式向精细化、常态化转变,“将坚持标本兼治,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动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努力营造充满活力、平安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

  助推街道个性化发展打造“产业强区”

  近年来龙岗区对于深圳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突出。初步预计,2016年龙岗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亿元,跃居全市第三,年均增长10.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将超过1800亿元,跃居全市第一,年均增长13.1%。而且龙岗区有4个市级重点发展片区,占全市1/4,全区列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面积89.6平方公里,占全市1/4。

  在今年10月举行的龙岗区第六次党代会上,龙岗区提出未来五年要加快落实“深圳东进”战略,努力建设深圳东部中心。“在这个关键时期,龙岗区迎来了街道分设,这有利于龙岗区推动街道个性化发展,推进重点区域开发,促进重大项目落地,每个街道按照各自优势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有关业内人士表示。

  以新分设的吉华街道、园山街道、宝龙街道为例,吉华街道将以科技新城、甘坑新镇、赛格ECO中心为载体,打造文创产业示范基地;园山街道将以阿波罗未来产业城为核心,打造全市首个军民融合未来产业园;宝龙街道将以宝龙园区为龙头,打造高新产业集聚区。

  “街道分设有利于龙岗区建设东部产业集聚中心,东部科技创新中心和东部协同发展区域中心。”龙岗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龙岗区接下来将以街道分设为契机,以“4+2”重点区域为龙头,科学布局发展新兴产业,坚持每个街道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具有龙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具有较强产业集聚效应和辐射能力的东部产业集聚中心;尽快推动一批重大项目、重点产业落户龙岗,重点支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支柱产业高端化集聚,打造未来产业、智能装备、生物医疗等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大区向产业强区迈进,加快引进高等院校、高端企业、高级人才、创新平台、风投机构等创新要素,进一步实现创新强区和生态良区并重发展,成为深圳引领带动深莞惠“3+2”经济圈协同发展的战略支点。

  撰文:凤飞伟 艾海建

  ■链接

  龙岗区分设后11个街道的基本情况

  1.布吉街道

  布吉街道地处龙岗区西部,辖区总面积11.64平方公里,下辖17个社区,总人口39.68万人,户籍人口14.26万人。

  布吉街道的三产为主导产业,其中文化创意产业走在全市前列,已培育出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大芬油画村和文博宫两个作为深圳“文博会”分会场的文化特色品牌。

  2.吉华街道

  吉华街道地处深圳中部、龙岗西部。辖区总面积18.9平方公里,下辖7个社区。总人口11.55万人,户籍人口4.15万人。

  街道辖区高新科技产业和文化产业占经济总量的80%。街道拥有布吉科技新城、赛格ECO中心、甘坑新镇、三联水晶玉石文化村等产业园区。

  3.横岗街道

  横岗街道位于龙岗区中部,辖区总面积23.1平方公里。下辖9个社区。常住人口26.86万人,户籍人口3.68万人。

  辖区现有各类工业园区41个。传统优势产业眼镜产业年产量约占全球中高端眼镜产量的70%,2016年,横岗眼镜创建“全国时尚眼镜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成功获得国家验收。

  4.园山街道

  园山街道地处深圳东部、龙岗中部,总面积46.69平方公里,下辖6个社区,常住人口13.28万人,户籍人口1.82万人。

  辖区有大运软件小镇、数字硅谷等工业园区101个。园山街道以未来产业、机械制造、休闲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辖区内有光启未来科技城。

  5.龙岗街道

  龙岗街道地处中心城区,辖区面积58.06平方公里,下辖7个社区,总人口23.08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96万人。

  该街道初步形成了三大特色产业片区:以龙园和鹤湖新居为轴心的文化旅游产业片区、以龙岗大道和龙岗老街为核心的现代商贸服务业片区、以硅谷动力和左创智慧为代表的环龙岗大道创新创业聚集区。

  6.龙城街道

  龙城街道位于龙岗区中心城,辖区面积34.06平方公里,下辖11个社区。街道总人口36.33万人,户籍人口16.23万人。

  街道三产占比达85%以上,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逐步形成。辖区拥有龙岗最核心的文体资源三馆一城和大运中心,未来龙城将着手开展国际大学园、龙岗一河两岸、深港国际创新中心、深港国际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

  7.宝龙街道

  宝龙街道总面积47.89平方公里,下辖7个社区,总人口21.61万人,户籍人口1.35万人。

  辖区内的宝龙工业园是仅次于深圳南山科技园的高新产业集聚区,拥有规模以上企业205家,超亿元企业69家,超10亿元企业7家。街道商贸物流业繁荣,义乌小商品城等4家专业交易市场影响遍及粤东和珠三角。

  8.坂田街道

  坂田街道是龙岗区西部门户,总面积28.51平方公里,下辖12个社区。常住人口43.6万人,户籍人口4.6万人。

  该街道己初步形成“一核四翼”高端产业集群高地。(一核,即以华为总部为核心。“四翼”,即北翼-天安云谷智慧园区、宝能工业园区;南翼-星河雅宝中小企业上市基地,西翼-拟将大发埔、福群、龙壁工业区;东翼-深圳科创谷等项目)

  9.南湾街道

  南湾街道位于深圳市中部,地处沙湾关口,毗邻罗湖,面积25.06平方公里,下辖14个社区,实有人口约42.78万人,户籍居民5.89万人。

  辖区内李朗云创科技片区属深圳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范围,以“互联网+金融+产业”的方式不断向高端转型,将产业互联网中的智能制造、物流平台、交易平台和增信平台等与金融相结合。

  10.平湖街道

  平湖街道位于龙岗区西北部,总面积41.99平方公里,下辖12个社区,总人口约50万人,户籍人口2.9万人。

  辖区内的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与“平湖西部工业园”是“前海后陆”拓展区;辖区有以麦克维尔等企业为龙头的先进制造业、以华南城和海吉星为主体的高端商贸物流业、以新木盛低碳产业园和鹅公岭新兴产业园为代表的战略新兴(高新技术)产业。

  11.坪地街道

  坪地街道位于深圳东北部,总面积53.14平方公里,下辖9个社区,总人口25万人,户籍人口1.75万人。

  随着国际低碳城项目启动,街道已日益成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洼地,柔宇科技、威诺华照明、乾泰能源、建滔科技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落户坪地,太空科技南方中心、中美低碳建筑与社区创新实验中心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先后进驻。

( 编辑:罗伯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