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2017-07-04 07:00
■金融第一线
近日,有研究机构发布调研数据,梳理出2017年6月广东“新三板”企业市值的前100名。记者从统计中发现,东莞有多家“新三板”挂牌企业入围这一名单。东莞市金融局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东莞的“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达194家,领跑全省各地市。
而在近期全国股转公司发布的2017年挂牌公司创新层名单中,东莞有17家企业入围“新三板”创新层,排名全省地级市首位。
业内人士认为,如今“新三板”挂牌企业已经突破1万家,由于挂牌企业数量的巨大和流动性的匮乏,再加上退市制度正逐步完善,挂牌莞企要立住脚跟,必须更注重经营“提质”。
A 创新层莞企超八成为制造业企业
根据上述研究数据,截至今年6月,入选广东“新三板”挂牌企业市值前100名的东莞企业有宏川智慧、环球石材、虎彩印艺、利扬芯片和安尔发。其中,宏川智慧的市值为29.19亿元,排名全省挂牌企业第26位。
目前,全国“新三板”企业总数为11297家,由于融资难度的增加,使得市场扩容速度有所放缓。今年以来每月挂牌数量增速逐步放缓,快速扩容时代已经过去。
记者采访了一些专业投资者,他们普遍认为,目前挂牌“新三板”的企业数量众多,因此在投资方面更关注的是企业的质量。除了市值,专业投资者还非常关注企业是否为创新层,是否正在准备转板上市。
2016年5月,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分层管理办法(试行)》,将“新三板”企业划分为创新层、基础层。同时,分层制度设置了3个标准,符合盈利等要求的企业可以优先进入创新层。
今年早些时候,全国股转公司发布2017年挂牌公司创新层名单。其中,东莞有17家企业入围“新三板”创新层,入围企业数量比2016年增加8家,约占东莞“新三板”挂牌企业的9%,占广东233家入围企业的7%,入围企业数量为广东省地级市第一。
记者梳理了入围名单,分别为阿李股份、百林园林、伯朗特、谷麦光电、环球石材、汇兴智造、金添动漫、荣意股份、维斗科技、炜田新材、长江股份,此外还有原来就有的葫芦堡、金润和、凯德科技、瑞立达、瓦力科技、宇球电子。
本次17家入围企业2016年营收总额达41亿元,其中15家属于制造业企业,占入围总数的88%,可见制造业在东莞经济当中占据相当重要位置。
从镇街分布来看,17家入围企业分别来自松山湖、寮步、南城、长安、桥头、大岭山、大朗、黄江、石碣、石排、塘厦等11个镇街园区。其中寮步镇最多,有4家企业入围,包括阿李股份、瑞立达、维斗科技和宇球电子。
B 莞企热衷于挂牌“新三板”
伯朗特是本次新晋的创新层企业,公司属于通用设备制造业企业,产品主要有机械手及机器人。2016年度,伯朗特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58.36%;实现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80万元,同比增长120.70%。
作为东莞最早挂牌“新三板”的企业之一,伯朗特近年来一直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带来的红利,尝试通过并购等形式让企业经营规模倍增。
伯朗特方面认为,进入创新层可以提高企业的受关注度,但要求的信息披露质量也更高,从而“倒逼”企业重视信息披露质量以及合规性进一步提高,无形之中,创新层的企业在赢得员工信心、客户以及供应商的合作支持方面或多或少是有优势的。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主任林江说,以企业的成长周期为例,当企业成长小有规模时,就会想各种法子实现倍增,资本市场是最快、最便捷的途径。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主板市场的门槛有些高,被拒于门外的几率比较大;相对而言,“新三板”市场的门槛稍低,这些企业可以借此练兵,熟悉资本市场的“套路”。
记者从东莞市金融局提供的最新资料发现,今年上半年东莞挂牌“新三板”的企业数为31家。此外,目前东莞的194家挂牌企业,已经覆盖了全市所有的镇街和园区,从行政区域上来看,东莞已经没有“新三板”的盲区。
东莞企业热衷于挂牌“新三板”,除了融资和提升形象的需求之外,政府积极推动企业挂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以本轮进入创新层企业最多的寮步镇为例,该镇设立每年5000万元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倍增企业在政务、财政、市场、品牌、科技、人才、上市、载体八大方面提供扶持,力争用3至5年时间,推动试点企业实施规模与效益倍增。
除了镇级的扶持,东莞市在更高层级上也制定了诸多鼓励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措施。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政府的推动是企业积极接触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
C 提升经营质量才能吸引投资者
近年来,莞企对于资本市场的热情增加,因而东莞多层次资本市场加速发展。截至目前,东莞市有境内外上市企业共40家,今年以来7家企业成功上市;在证监会排队企业10家,自2014年IPO重启以来新增A股上市企业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目前,东莞企业对于资本市场的热情正越来越高,而在专业的投资者看来,要实现借力金融来推动企业倍增,莞企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
东证锦信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秦健所管理的基金以“新三板”企业为主要投资对象。他认为,东莞原有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三来一补”、加工型企业占主流。包括政府职能部门和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创新类型的投资,对资本市场的认知,还是处于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
相对于东莞这一体量的GDP和企业数量来说,上市公司和挂牌公司的数量相对较少。以往东莞从社会层面、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对资本市场功能的认知度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对银行和保险这种传统金融更为了解。对证券认识,更多停留在二级市场上,对功能性的金融工具使用的熟悉程度,需要有一个中长期的学习过程。
秦健认为,企业挂牌“新三板”的目的,无非是融资和交易。像“新三板”这种OTC市场,美国用了这么多年才逐步形成了如今的规模。因此,目前挂牌的东莞企业,无论是在基础层还是创新层,最重要的还是提升经营业绩。
“事实上,虽然如今‘新三板’的流动性比较差,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真正起步是在于2014年扩容以后。从市场发展的进程来看,‘新三板’的时间其实不长。而且为了改善目前的交易,股转也做了很多工作。未来在分层的基础上,可能再推出盘后交易,集合竞价,包括一些其他的利好。”
他对“新三板”的定位和功能,包括后期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秦健认为,目前“新三板”的交易,实际上有很多限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好转。“我认为大约过两年时间,‘新三板’的一些规章制度、体系、退市规范等都会逐步梳理好,它有独特的定位和存在的价值。”秦健说。
秦健和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在“新三板”的市场中进行投资,好比大浪淘沙,对于企业来说,提升经营质量是吸引专业投资者的不二法门。
D 退市制度加速企业优胜劣汰
事实上,对于挂牌“新三板”的东莞企业而言,之所以要经营“提质”,除了吸引更多投资者以实现融资之外,更在于能否在这个市场继续站稳脚跟。随着“新三板”退市制度的逐步完善,这一市场正在进行优胜劣汰。
6月30日是“新三板”延期披露年报的最终截止日期,按照规定,若逾期将面临强制摘牌。在“大限”当天,有100家挂牌公司压哨发布了2016年年报,但仍有108家未能及时发布年报,占“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不足1%。
108家公司中有ST巨环、耐诺邦等18家公司将强制退市,其他90家暂缓摘牌,其中一部分由于此前已提交了主动摘牌申请,正在履行主动摘牌程序,将于完成审查后退市,另有少数企业涉嫌存在违规等事项,需要查实处理后再摘牌。
全国股转公司要求,被摘牌公司应积极应对投资者诉求,主办券商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被摘牌公司相关事宜并披露联系方式,协助做好被摘牌公司投资者的沟通工作,指导被摘牌公司妥善解决投资者诉求。
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的三凯股份就在上述108家之列。这家从事PVC胶粒、生物医用塑料与纳米改性材料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企业,早在2014年初“新三板”扩容的时候,就与其余7家东莞企业一起,成为首批挂牌的莞企。
上周,三凯股份发布了《关于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责任人收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采取自律监管措施的公告》,由于信息披露违规,三凯股份被股转系统出具警示函,并面临被摘牌而强制退市的结果。
其实,早在两个月前,全国股转公司就暂停了未披露2016年年报的559家挂牌公司的股票转让。因4月29日、30日是周末,今年4月28日是2016年年报披露的最后一个工作日。当天,全国股转公司公告,截至2017年4月28日,共计11113家公司须披露2016年年度报告,其中,10554家已完成披露工作,559家公司未能按期披露年度报告。
根据规定,全国股转系统公司决定自5月2日起暂停上述未按期披露年报公司的股票转让。6月23日,全国股转系统对延期披露和未披露的480家公司采取自律监管,挂牌公司的时任董事长、信息披露负责人也被出具警示函。
“这是市场预期内的事,有大批的企业进入到新三板市场,也有一批企业离开这个市场。”东莞证券分析师付豪认为,有进有退的制度设计保证了市场持续净化,监管趋严仍是主旋律,不按照规定披露年报说明企业存在诚信问题,对股东不负责任,或影响企业未来上市进程。
本版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龚名扬
( 编辑:罗伯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