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能源车产业“羽翼渐丰”

南京日报

2017-11-03 07:29

  昨天,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又增加一个新成员——晶能新能源智能汽车制造项目在江宁滨江开发区破土动工。在南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家族”中,新能源汽车今年以来是最抢眼球的一个成员。随着新项目的接连落户和传统汽车企业转型升级技术改造项目的相继上马,全市新能源车产业“羽翼渐丰”。

  密集的大项目,一笔笔勾勒出南京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地图”:溧水、江北新区、江宁、南京开发区等地,已成为我市承载新能源车产业浓墨重彩的“板块”。

  新项目密集落地,“生力军”板块异军突起

  有人说,新能源汽车浪潮为保守的汽车行业打开了“缺口”,一批批“新人”、“跨界者”纷纷从“突破口”涌入,快速“从无到有”,抢占高地。

  这两年,新能源车无疑是“风口上的行业”。一季度举行的全省重大项目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上,47个南京制造业大项目中,新能源车项目有6个,占八分之一强。三季度的“金洽会”上,数百亿元的新能源车大项目再次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作为我市强势崛起的新能源车制造业集聚地,今年从初春起,溧水开发区就大项目不断:南京珑瑞柯创新在溧水投资13亿元打造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忙着开工,距离南京珑瑞柯不远处,南京博士朗公司投资10亿元打造的新能源汽车空调项目建设也热火朝天……董明珠在带着她的明星项目半年内回了四趟老家南京之后,今年5月份也将珠海银隆新能源车项目放在了溧水。

  数年前,溧水开发区滨淮大道两边还只是空旷田野,如今已“群龙集聚”,5.4平方公里土地上,有了南京金龙、比亚迪、南京长安、珠海银隆等60多家新能源车企业。

  视线转向江北新区:4月7日,总投资73亿元的上汽集团桥林基地项目竣工投产,成为浦口区第一家投产的新能源汽车重点企业。

  今年初,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迎来了“高大上”的FMC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制造基地项目:规划总产能30万辆,总投资116.4亿元,由宝马、英菲尼迪等公司的前高管共同创立。该公司首席运营官戴雷直言:“选择南京,是看中南京有产业基础和研发能力。”

  新能源汽车的“生力军”板块正在快速崛起。

  加速产业升级,传统造车强区拼抢未来市场

  汽车产业是江宁区的传统“强项”,作为全省最大的汽车整车制造基地,这个行业“小巨人”面对新能源车发展浪潮,该如何保持先发优势?江宁瞄准了汽车行业低碳化、轻量化、智能化等方向,加速产业链升级。

  在9月份,总投资近300亿元的11个新能源汽车项目在江宁开发区落地。未来5—10年,一个面积达106平方公里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新城将在江宁崛起,其中,大半个新城位于滨江开发区和牛首山文化旅游区。江宁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新城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张宾透露:“根据国家规划,到2040年新能源智能汽车占比将达到50%,我们要做新型汽车产业,建一座‘未来之城’。”

  盘点“收获”,今年已有一大批新能源智能汽车领域龙头项目花落江宁,包括长安新能源汽车、卡耐新能源电池、晶能新能源汽车等。这些项目既有新引进的,也有既有燃油车企业的增资技改项目,标志着江宁板块延续产业优势、拼抢未来市场的决心。

  产业链“拉长加粗”逐步完善

  从零配件到整车,从大客车到乘用车再到特种车,从制造到研发设计,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正在逐步完善。

  看整车项目,南京金龙、比亚迪、上汽、南京长安等整车企业,已占据了江苏新能源客车80%以上整车产能。在上汽旗下的南汽集团(高新区)汽车产业基地,生产线也在为荣威i6的生产做准备。

  在零部件上,韩国LG动力电池工厂、南京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动力电池、德国博世汽车转向系统工厂、瑞典奥托立夫安全系统工厂等数十家国内外著名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的投资项目均已落户南京。新兴造车公司蔚来汽车,也在南京建立了高性能电机生产基地。

  从类型看,目前我市整车类型已涵盖轿车、乘用车、客车、货车、特种车等多个品种。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南京金龙、比亚迪、依维柯等企业共生产新能源商用车10401辆,实现工业总产值110亿元,增长22%。

  按照规划,这一产业未来几年将快速增长:到2020年,南京规划产销新能源汽车1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要达到800亿元,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300亿元。南京希望用8—10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个产业规模、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均居国内前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本报记者 顾红梅 张希

( 编辑:罗伯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