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上的白霜是农药残留?只是无害蜡质或果粉

中国经济网

2018-08-07 14:25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8月7日讯 不少消费者发现,在购买葡萄、蓝莓等水果时经常会看到水果表面泛着一层“白霜”,而且清洗起来很费劲。网络传言称这些“白霜”是农药残留,事实上,这些“白霜”是水果表面的蜡质或果粉,对人身体无害。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由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李祥洲研究员等主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热点科学解读》指出,科学家已经通过色谱等分析方法鉴定了这些蜡质晶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葡萄糖、果糖、肪族化合物以及一些酵母、植物活性成分等。2015年,中国食品报等媒体再次刊文指出,水果皮上的“白霜”非但不是农药残留,反而是水果新鲜程度的标志。

  像人的皮肤一样,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表皮细胞外都覆盖着一层角质膜,有些果实(如葡萄、李子)和一些茎、叶(如甘蔗)在角质膜外还沉积着一层蜡质。水果上的“白霜”学名叫做“果粉”或“蜡质晶体”,就是植物表皮细胞角质膜外沉积的蜡质,是自我组装的蜡质晶体。同一个种的不同生长阶段,甚至同一个种的不同品种之间这些 “白霜”均有变化。另外,环境因素也会诱导蜡质成分和含量发生变化。植物表面蜡质是防止水分蒸发的主要屏障,对植物适应干旱环境有着积极作用,所以有“白霜”是水果新鲜的标志,而且代表农药少。另外,它有助于植物抵抗紫外辐射,而且由于蜡质不溶于水的特征,可以避免表面形成湿润的环境,从而避免病原菌的侵染。从这个角度讲,水果的“白霜”倒像是自己生产的“安全屏障”。

  像葡萄、蓝莓、李子这类果皮上的“白霜”的成分主要是五环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占60%~70%。研究表明,齐墩果酸纯品是淡黄色晶体,不溶于水,无毒而且已被证实具有护肝、抗癌、抗病毒的活性。可见,“白霜”对人身体是没有危害的。

( 编辑:罗伯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