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用创新助力大湾区“绿色轨道”建设

光明日报

2019-05-10 16:53

  大潮起珠江,南国气象新。自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大湾区建设正积极稳步地推进。《纲要》中提出,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的“走进新国企”系列活动,走进了深圳轨道交通建设的主要施工单位之一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建),探寻国企通过创新进行安全生产、绿色生产,积极转型树立“新国企”形象,并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的相关做法和经验。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支撑深圳建设强国城市范例与打造世界级城市引擎的重要基础设施。根据深圳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到2035年,深圳将建成33条线,总线路长度达1335公里,每平方公里线网密度达到1.21km。

  作为在电力勘测设计、工程、装备制造拥有丰富经验的国企,中国电建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实力。紧抓深圳城市建设和大湾区发展机遇,中国电建开始了一次深刻的“主动转型”之路,与深圳地铁展开了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深度合作。

  2012年,中国电建投资兴建的首条完整地铁线路——深圳地铁7号线破土动工。这条跨南山、福田、罗湖三区的地铁线路是深圳市轨道交通三期工程的重大项目之一,不但连接了众多居住区和商业区,且通过华强北商业街、皇岗口岸等重要的人流密集、建筑复杂的区域,施工难度大。经过不断的技术攻关和争分夺秒的作业,深圳地铁7号线于2016年10月提前实现开通,并先后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成为国内唯一一条同获上述两大殊荣的地铁线路,中国电建转型升级之路“首战告捷”。

  积极创新转型升级

  据了解,目前中国电建旗下铁路公司及九个主力工程局还在深圳承接了深圳地铁12号线、5号线南延线、9号线支线、4号线三期工程4301标、10号线1013标等项目,建设里程从零升至90公里,合同额超450亿元,助力集团融入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并以深圳为依托,形成辐射成都、武汉、哈尔滨、福州等国内大中城市的地铁业务市场,成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改革发展的典型案例。

  创新是企业的动力之源,也是在地铁建设中创造“深圳速度”的法宝。“我们采用的BIM+VR技术,可以对工期、功法、资源投入和安全质量进行三维动画交底,使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能够置身于虚拟现实的场景中,更可以通过这种新颖的方式充分体验设计意图,未开工便能体验完工效果,使设计图纸及施工深化设计的审核能够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的进行。”中电建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工程部主任刘永波说,在5号线南延线建设当中,中国电建自主研发的VR眼镜加上BIM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确度。

  绿色道路健康发展

  绿色发展,是新国企在新时代所要坚持的原则和理念。创新运用各项技术手段,中国电建在施工中坚持“绿色标准化施工”,不但合理优化资源配置,预防污染,节能减废,实现施工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还不断提高施工环境管理水平,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绿色建造。着力打造“绿色地铁”。

  在地铁12号线海上田园东站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了专门设置的洗车池,泥浆池、沉淀池,以及总悬浮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雾炮机及防尘喷淋系统在不间断作业,实时监测周边环境,确保扬尘达标。

  “干地铁就是干环境,打造美丽工地、花园式工地是我们的目标,‘绝泥水、抑扬尘、降噪音、靓围挡、不扰民’是我们的基本要求。” 中国电建深圳地铁12号线土建七工区项目负责人宋卫强说。

  科技赋能下的“绿色地铁”,让深圳地铁收获了多项殊荣,深圳地铁7号线获得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深圳地铁10号线益田停车场、凉帽山车辆基地先后获评“深圳市治污保洁示范工程”。绿色发展方式下探索建立起来的“深圳标准”,也开始在全国范围推广开来:在中国电建承建的成都、武汉、哈尔滨、福州等城市的地铁建设现场都开始采用该标准,绿色施工、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升级发展的强大动力。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党文婷)

( 编辑:李春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