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优等生的“马太效应”:做市商扎堆机构逆市买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17-07-20 07:55

  机构人士分析表示,部分业绩不及预期的新三板公司会遭到机构抛售,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些公司会做出几年的业绩承诺,机构不会单看某一年的表现。但不可讳言,机构抛售的端倪其实已经显现。

  7月19日,招商证券公告称将后续加入为先临三维(830978.OC)提供做市报价服务,至此,先临三维共有九州证券、南京证券等21家做市商。

  虽然今年4月以来三板做市指数延续下跌态势,做市行情并不景气,但在这期间仍出现了部分挂牌企业逆市新增做市商的情况,且有马太效应显现。

  实际上,做市商数量的变更也体现着机构投资者的投资逻辑变动。譬如联讯证券(830899.OC)、华强方特(834793.OC)等三板市场上一贯的“优等生”,做市商数量并没有随着市场低迷而减少,反而更受机构投资者青睐。

  机构扎堆观察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目前做市商数量最多的挂牌企业是联讯证券,共有55家做市商,其次是华强方特和成大生物(831550.OC),分别有48家、40家做市商。此外,本月联讯证券和华强方特又均新增1家做市商,成大生物新增了3家做市商。

  但对于一些经营出现问题的企业来说,遭做市商“抛弃”的情况并不少见。譬如因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而“戴帽”的ST行悦(430357.OC),本月已有长江证券、中泰证券退出其做市商行列。

  对于近期被招商证券看中的先临三维,本月还新增做市商开源证券。在此之前,先临三维于7月13日披露了2017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幅度在110%至210%。

  目前A股中报季正如火如荼,新三板挂牌企业也陆续开始披露上半年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7月以来,三板做市指数已经连续13日下跌,区间跌幅达到2.21%。

  由于挂牌企业2016年年报业绩不及预期等多重因素,上半年三板市场指数渐次低迷,不过随着挂牌企业进入2017年度半年报披露季,业绩是否达成预期进而带来一波行情提振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查发现,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也展现着不同的持仓变动情况。

  以最新披露的半年度数据为例,截至二季度末,基础层企业南京试剂,在其十大流通股东中,华泰证券是唯一的机构投资者。且相比2016年末,华泰证券已经减持一部分股票,报告期内持股274.50万股,占比3.43%。

  除此之外,机构投资者持股变动较为明显的还有华艺园林。2017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华艺园林十大股东中有7位机构投资者,其中安徽安华基金和汇盈通棋(武汉)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均为本报告期内新进,分别持股219.1万股、100万股,持股比例分别为2.03%和0.93%。

  此外,7位机构投资者中,北京方富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报告期内减持了23.4万股,减持后持有170万股,持股比例为1.57%。

  巧合的是,华艺园林和南京试剂中报净利润均为增长状态。

  此外,杨利石化前两个季度未见机构持股,亦云信息的机构股东有珠海汇坤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横琴泰铭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不过报告期内尚未出现持仓变动。

  “部分业绩不及预期的新三板公司会遭到机构抛售,但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些公司会做出几年的业绩承诺,机构不会单看某一年的表现。不过机构抛售的端倪其实已经显现,2016年年报公布后那些业绩变脸的公司股价杀跌就比较明显。”联讯证券新三板研究团队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

  pre-IPO逻辑摸底

  “目前已发布中报的企业还比较少,尚不能对市场整体情况作出一个判断。就已发布中报的企业而言,总体略优于去年同期净利润增速,但相差不大,不过还需考虑一般业绩表现良好的企业会选择较早发布业绩。”前述联讯证券人士认为。

  但在A股市场上,近期创业板不断出现业绩预亏预减股,股价大跌甚至闪崩的情况,反映到新三板企业身上,这种业绩变动带来的影响仍充满不确定性。

  “A股市场杀跌主要是因为流动性充裕、散户比重高,容易出现相互踩踏,再加上部分游资操作手段比较激烈的原因,”前述机构人士认为,“新三板市场投资者以机构为主,虽然投资者相对理性,但仍会出现暴跌现象。杀跌体现在受利空因素影响股票复牌后的一两个交易日内,由于新三板股票涨跌幅设置宽泛,因此利空因素能够在一两天时间内就得到充分消化。”

  “杀跌主要是由于公司质地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业绩下滑。这样的股票已经不适合投资,机构撤出也合情合理。”该人士表示。

  譬如本月被实施风险警示的ST行悦,7月13日当日股价暴跌63.16%,盘中最大跌幅达到了80%,此后在7月14日又继续收跌8.57%。

  实际上,多位私募机构人士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均表示pre-IPO仍是机构当前最为确定的新三板投资逻辑。

  不过在前述机构人士看来,虽然选择投资拟IPO公司是最好的投资出口,但由于三类股东问题还未得到解决,这条路也充满变数。

  正如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与某中型券商做市交易人士沟通时,该人士提及近期调研的三板企业时表示,“看上的质地好的企业都要IPO,受国有股划转等上市前期的要求,做市商就需要提前退出。”

( 作者:姜诗蔷   编辑:胡雨 )

直播·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