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分层要解决什么问题?

新华网

2015-09-26 02:36

    把信息披露作为新三板分层的主要依据,无论是对组织交易,还是选择公司都大有好处,也能够达到分层的基本目的。

  新三板的分层问题,最近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作为今年新三板市场最有可能启动的一项改革,不但涉及面广,而且对市场未来的发展影响巨大,的确值得研究。

  在这里,笔者想讨论的是,新三板分层目的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呢?去年下半年以来,新三板挂牌公司迅速增加,现在数量已经超过3500家。在国民经济的绝大部分领域,都可以看到新三板公司的踪影。自然,各个公司之间的差异也是十分巨大,有的主营业务收入已经有几十亿,也有的则才刚刚达到千万级的水平;有的是新生的新经济领域企业,亟待在资本市场得到孵化,有的则是传统的成熟型企业,挂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获得股权的流动性。显然,这么多发展水平不同,业务特征迥异的公司放在一起交易,投资者虽然选择余地很大,但要真正选对公司,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再说了,新三板的扩容还在加速,而相应的其对信息披露的要求则又不是太高,这样对于投资者而言,实际上就面临一个越来越棘手的挂牌公司选择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社会资金就不可能大规模地进入到新三板来。

  也许,新三板的分层倒是有利于化解这个难题。所谓的分层,说白了也就是按一定的标准将挂牌公司分为几个类型或板块,这样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资金规模的大小,久期管理的需要等来作出选择。从海外的场外市场实践来看,不少都是进行分层,而其初衷就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投资上的便利,以促进市场的发展。

  讲到这里,也就带来一个新的问题:既然分层是为了方便投资者,那么怎样来分比较合适呢?有人提出按企业规模来分,这有点像过去沪深交易所的分工模式:大盘股到上交所,小盘股到深交所。但是,这不是一个好的模式,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公司的特点与价值与其规模的大小并没有必然关系,简单地以规模作为划分的依据,不但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对投资者的帮助也不大。

  也有人提出,按盈利能力划分,盈利高的是一层,低的是一层,没有盈利的再是一层。这样虽然可以给投资者提供较为直观的板块特点,但却有违于开设新三板的目的。新三板之所以不设挂牌门槛,允许亏损公司挂牌交易,目的就是为了在更大程度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孵化初生的创新型小微企业。客观上,新三板最大的看点也是有望培养出能够高增长,未来成为某个行业龙头的公司。如果以盈利能力的大小来分层,显然很难起到引导资金关注这些企业的作用。

  还有人提出,按股份的分散程度与交易的活跃性来分层,从组织交易的角度出发,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有利于新三板化解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但是,考虑到这些指标的受控制性较高,而且相对不那么稳定,以此来分层,对于整体提高新三板的市场吸引力,强化其作为场外市场的基础功能,恐怕未必会有相应的效果。

  在这里,人们不妨转变思路,以信息披露为抓手,设置不同标准的信息披露规则,将能够按照较高标准披露信息的分为一层,将只能按照一般要求披露信息的分为另外一层,对于那些信息披露水平较低的也分为一层。这样做的好处是,投资者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在相关层次交易的公司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从而克服目前公司信息披露完整度普遍较低的困难,为从容选择、理性投资提供条件。鉴于目前的实际,选择能够按照较高标准来披露信息的公司数量可能比较有限,这样事实上也是借助信息披露对挂牌公司进行一次筛选。作为公众公司,要让投资者放心地进行投资,提高信息披露的标准是很关键的,而把信息披露作为分层的主要依据,无论是对组织交易,还是选择公司,都是大有好处的,也能够达到分层的基本目的。

  今年以来,新三板经历了火爆,也感受了寒冬。而要实现平稳发展,关键是改革。人们希望以分层为突破口,加快改革的步伐,推动新三板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作者为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

( 作者:桂浩明   编辑:张恒 )

直播·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