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严监管新三板将优化“进出”机制

中国联合商报

2016-08-25 11:24

  新三板的“野蛮”生长或将成为过去式。

  近日,全国股转系统挂牌业务部召集券商举行了“主办券商内核工作指引”(下称指引)培训会议。在现有挂牌标准基础上进行了强化,同时还对券商的内部审核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从最前端提高挂牌企业质量。

  “此举表明了监管层对新三板极速扩张的隐忧。”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坦言,虽然新三板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基础性证券市场,覆盖面和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年底可能突破1万家,但是它的流动性则依旧无法提高。

  这意味着,随着监管力度再次升级,近两年来快速扩张的新三板将被“踩刹车”。

  政府的“补贴之手”

  众所周之,上市门槛低是新三板快速扩容的基础。据了解,存续期满两年、持续经营、公司治理健全以及股权明晰等四项挂牌条件,一直是转股公司所要求的硬性条件。

  数据显示,目前新三板的挂牌公司达8667家,总股本5021.62亿股,总市值达3.3万亿元。仅从公司数量的角度看,新三板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

  事实上,这一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背后依然存在着地方政府挥之不去的“补贴之手”。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市的180多个县区、园区对新三板挂牌实施财政补贴等奖励措施,金额从30万元到200万元不等。

  “地方政府的补贴是刺激新三板上市快速扩容的主要推手。”邵宇认为,这就无形中造成企业到新三板上市来实现股权挂牌转让的初衷。

  “我所在的园区鼓励企业挂牌三板,每家企业如果能够成功挂牌,则园区给补助150万元,而挂牌一家企业的费用也就150万元到200万元,也就是说我可以不花一分钱就实现挂牌。”有过新三板创业经历的兰惠娟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企业主要是做环保产品的,现金流也比较充裕,挂牌之后如果能够再融资当然更好,如果不能就当免费打个广告,企业也不吃亏。”

  持续经营成“红线”

  相比之下,有些企业则上市动机完全不纯。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屡屡发现,部分企业利用监管漏洞来投机取巧招揽资金。

  数据显示,有8家挂牌企业上半年的营业收入为零,分别是东芯通信赛普特仁会生物国力通耐诺邦荣辉矿业春秋园林中钰医疗。其中仁会生物、耐诺邦和赛普特已经是第二年营业总收入为零。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对挂牌标准的强化,已经延伸到了企业是否有持续经营能力的判断原则上。

  据悉,“指引”进一步提出要求:对于传统非科技型创新行业,经营的规模不得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且不能连续亏损。

  而对于科技型企业,对规模也有了两条红线要求——一是两年一期加起来如果低于1000万元,则列入观察名单,需要观察期后财务数据;二是如果研发型企业,第一条没有满足,则需要一定的净资产规模,即3000万元~5000万元,用来支撑企业发展。

  显然,“持续经营能力”的这一要求间接性的提高了新三板的挂牌标准。

  处罚力度加重

  据悉,今年以来,转股系统针对新三板企业及高管的监管公告已达到了23份。其中,关联方占款是重点监管方向之一。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在新三板7725家挂牌企业中,共有4975家企业发布过关联方资金占用的公告,出现资金占用问题的企业比例高达64%。

  此外,还有一百多家企业的主办券商公布了《关联方资金占用的风险提示公告》,这些企业总计占用资金45.58亿元;总计为偿还的资金高达6.84亿元,股东违规占款事件频发。

  其实自今年开始,监管层就从各个维度展开了调查摸底,无论是全国转股系统还是地方证监局,对于新三板挂牌企业资金占用问题核查的次数仍是最多的。

  此次“指引”公布了严查关联方的资金占用情况的处罚细则:申报前没有规范的,要求撤材料。审核期间没有发现,持续到挂牌后,将纳入自律监管,处罚较重。1000万以下的自律处罚以及1000万以上的行政处罚。

  事实上,新三板市场对违规者施以严惩,保证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为后续制度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三板的发展也将从“重数量”向“重质量”发展。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援引纳斯达克的统计说,1985年到2008年纳斯达克有18000多家企业上市,但退市的也有约13000家。

  “新三板将依法建立常态化、市场化的退出机制,并将明确强制摘牌标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隋强说。

( 编辑:张炳君 )

直播·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