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牌以来竟从未盈利! 11家公司你们还活得下去吗?

拙朴投资

2016-09-07 07:03

  “轰轰烈烈”的中报披露季已经结束,苦了企业,忙了券商,累了股转。9月2日,全国股转下发首批问询函,涉及新三板11家挂牌企业,其中3家上半年零营业收入,1家负收入。本次的问询函,几乎都是在问同一个问题:你们还能继续经营下去吗?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持续经营能力是近期以来股转系统重点关注的一项内容。随着新三板企业挂牌数量逼近9000家,其中既涵盖一些营收上百亿的行业巨头,也涉及了一些仅仅只有十几个人的小公司。数量是有了,可质量呢?面对着良莠不齐的新三板,投资者很头疼,全国股转也很头疼。

  在本次下发的问询函中,就可看出全国股转对现存企业的严格监管,其中,对于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更是给予了重点关注。在下发的11份问询函中,其中有9份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到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

  从挂牌门槛看持续经营

  事实上,早在这批问询函下发之前,全国股转就对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提出了不少要求。

  在今年5月份下发的新三板分层标准中,就涉及到了这一内容。在进入创新层的标准中,有两条这样的内容:最近两年连续盈利,且平均净利润不少于2000万元;最近两年平均营业收入不低于4000万元。这两条虽然分属不同的标准,但对企业的营业收入能力和利润创造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看似是只针对创新层,但创新层到底意味着什么,恐怕没有比新三板挂牌企业更明白的了。它意味着更多的市场关注、更顺利的融资、更好的企业质量,以及未来可能更快享受到的政策红利!

  对于身处基础层的企业而言,如果本身质地一般,自然就不会有什么人关注。企业挂牌本身需要花费一定费用,而如果挂牌之后无人问津,交投长期为0,那挂牌的意义就要大打折扣。对于企业而言,相当于赔了夫人又折兵。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创新层是能进则进,不能进也得想办法进,而要进入创新层,就必须具备持续经营能力,这是全国股转希望新三板企业都能够做到的,也是对企业提出的期望与要求。

  如果说在这份分层标准里,对于监管思路尚不能有明确把握的话,那今年《主办券商内核工作指引》培训会则是将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直接放到了台面上。对于非科技型企业,要求规模不低于新三板该行业的平均水平,且不连续亏损;对于非科技型企业,要求两年一期收入不低于1000万元,研发型企业则需要3000-5000万元的净资产规模。只有在满足了这样的两条定量标准之后,新三板之门才会敞开,而在此之前,全国股转对于挂牌标准基本都是定性标准,执行起来操作空间很大。

  问询企业年年有,营收为负不多见

  也许你还会说,挂牌标准是针对未挂牌企业,那现在已经挂牌的企业又怎么处理呢?这不,全国股转首批问询函就点名了这部分企业,在首批下发的11份问询函中,对9家企业都提到了持续经营能力,其中,浩祯股份华燃油气连能环保三家企业营收为0,最为严重的是顺昊生物,自成立以来就没有过盈利,在本期更是出现了负收入,本期半年报中整个新三板只此一家别无分号,自然是一下子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

  顺昊生物,2011年11月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分别为-229.8万、-245.72万、-67.8万、-52.3万、-289.2万,均为亏损状态。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净利润亏损极为正常,但是营业收入为负则是极为少见,据公司称,这是由于“魏则西事件”发酵所导致的客户退货。姑且不论原因具体是啥,但连续亏损和没有保障的营业收入无疑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资金压力。而公司自挂牌以来未进行过股票发行和融资,要不是控股股东向公司提供借款、二级市场吸引了一小部分投资者,公司能否经营到现在还是个未知数。也正是由于现在公司大部分资金来源都来源于原有股东,使得公司的持续经营充满了不确定性,全国股转自然是要重点关注的。

  连能环保,本期零收入,货币资金仅1917元,应付职工薪酬233万,从账面上看已经面临能不能给职工发工资的问题。公司现有现金基本靠借,经营基本靠撑,公司资产总共2391万,其中负债2430万,所有者权益已经为负。而在负债中,有1254万来自于公司5%以上股东,如果公司的经营状况没有向好,大股东不能或不愿再填补这个窟窿,就随时可能现金流断裂。那么公司经营状况到底如何呢?在半年报中,公司给投资者描绘了好几幅蓝图,在公司的转型方向上,提到要转型民生健身设备、继续研发节油节能减排等技术、采用生物酶转向对水喝土壤的治理、重点转向应用于环保领域的高端智能设备。那么问题来了,报告期期末,公司总共只有8个员工!8个员工转型四个方向,要么是企业没表述清楚,要么是这8个员工能力太强,要么就是给投资者画饼充饥。显然,画饼充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公司现金流已经存在严重隐患。

  其它多家被全国股转首批问询的公司,大部分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对于这类企业,其持续经营能力,全国股转是持怀疑态度的。

  建设新三板良好投资氛围

  首批问询中,除了重点关注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外,也涉及到了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是否恰当、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行为等。在对华协农业的一份问询函中,关注到了企业向控股股东购入生产性生物资产玫瑰苗木217.5万株,交易金额为3,262.5万元,平均每株15元,与市场均价存在较大偏差。由于出售方的特殊性及购买价格存疑,其背后是否有利益输送行为也就存疑了,类似这样的问询还有很多。

  9月2号的这批问询函,对于企业而言,还仅仅只是开始,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市场可以寒冬,交投日渐清淡的新三板也确实处在寒冬之中,但监管绝不能寒冬。2016年,被称为证券业的监管年,无论是主板市场还是新三板市场,对于违法违规事项、不合理事项和潜在风险事项都进行了严格监管。

  疾风暴雨般的监管彰显了管理层的决心,治理新三板的步伐已悄然加快,这应该是监管层在为推出制度红利做准备,以保证受益企业的质量,从而保护投资者利益。对于新三板,留给它的时间已然有限,指数长期走低,熊途漫漫,政策红利却迟迟未至。监管层为何不给出政策红利的原因或许有很多,但新三板市场的现存质量和体制肯定是不能让他们满意的。而今的连续监管正是对新三板市场的整顿,监管越急,红利就将来得越快。

  阳光总在风雨后,严格的监管过后,一个良好的投资氛围才有可能形成,投资者也才可能更多地关注这一市场。而那时,将是新三板最明媚的春天。

( 编辑:王颖 )

直播·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