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
2016-10-14 07:50
中国网财经10月14日讯(记者 王颖 胡雨)日前随着去哪儿网通过收购孙公司成为新三板公司ST百拓的实控人,海外中概股回归私有化布局新三板的猜测风声再起,而近日中国网财经记者走访获悉,早先拆分VIE挂牌新三板的企业中,不少对现下境遇颇有微词;而有关专家则表示,随着监管逐渐规范、政策红利逐步释放,未来的新三板相对A股仍将是海外中概股回归的最优选择。
归心撞现实“大相径庭”?
热议了许久的中概股回归潮,似乎已渐渐冷淡下来,直至日前去哪儿网通过协议控制公司趣拿信息的孙公司航富咨询获得新三板公司ST百拓的实际控制权,而去年年底收购去哪儿网的携程更是宣布公开募资20亿美元资金,被推测在为去哪儿网的私有化准备资金,于是关于去哪儿网可能成为下一个回归国内移步新三板的海外大企业的揣测暗暗涌动起来。
只是去哪儿网方面对此讳莫如深,中国网财经记者数次通过多途径联系采访,对方除了坚持的缄默便是简单直接地告知对此“不接受采访”。
自去年下旬伊始,中概股的回归狂潮便已和新三板拉上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度被视为“最佳入海口”的新三板,却在现下遭遇了一些企业的犹疑与冷遇。
“最初拆VIE回国是受到国内市场一些利好消息的鼓舞,但是回来后发现国内资本市场变化较快,新三板更多的利好政策并未落地,前途也不太明朗。”某海外回归的新三板企业董事长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并透露有些许海外回归挂上新三板的企业已经开始考虑摘牌转板的事宜。
有的新三板企业从去年5月便开始着手拆除VIE,历经数月才完成近十个公司的重组,这些企业的负责人提及回归“初心”时对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彼时吸引自己的是从创新层到竞价交易等一系列利好,但现在看来,却都“未见明朗”。
“私有化回归的动力应该是变小了一些。”一位担任数家美股中概股企业独董的资深业内人士对中国网财经记者透露,“确实有不少海外中概股企业犹豫,比较明显的就是那些宣布了私有化却不再继续推进甚至撤回的企业。”
在纳斯达克挂牌的陌陌私有化折腾了近一年最终撤回邀约选择至今提起仍能引发不少市场人士的咂舌,而陌陌方面至今仍不愿对此事多加置评,只是模棱回复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一切以SEC公告为准”。
似乎中概股已不愿再选择“游子归乡”,更遑论提及新三板这风靡一时的“最佳入海口”。
来日方长的“新三板最优”
对于犹豫甚至却步的中概股们,不少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现象正常”。
“如果只是想通过一次回归赚取中美市场估值差价来牟取暴利,那赚钱也太容易了。”新鼎资本董事长、“啃哥”张驰对中国网财经记者直言不讳地表示,“新三板估值应该与纳斯达克相去不远,才能体现市场的平稳、健康,对于市场的长期发展才有好处。”
尽管估值现下看来并不具有明显的差价优势,但新三板带来的吸引力在长远看来,仍被不少人士认为不可小觑。
君侠投资总经理黄剑飞对中国网财经记者指出:“在新三板市场对企业融资市盈率判断更灵活,根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发展前景而不仅仅依赖历史业绩来确定发行融资的价格,所以创新型企业非常适合回归新三板发展。”
对于已经挂上三板却准备摘牌IPO投奔A股怀抱的中概股企业,黄剑飞建议慎重选择。
“除却时间成本和市盈率估值方面的差距,是否选择转板还是要看行业来决定。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优质企业建议留在新三板,比如英雄互娱这样的企业在新三板定增的市盈率、未来的期望值等都比主板要高,如果转到主板就有些‘明珠暗投’的可惜了。但传统行业可以考虑IPO转板。”
也有资深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想转板的企业并不是真正坚定想转板,只是短视下目光方向分辨不清,在新三板市场期待的政策未完全推出时停牌去A股排队的企业,很有可能在下一步政策放开的时候纷纷复牌回归。
“但是预期未来可能相关政策会变化,A股排队无法再同时占用新三板的位置,而是需要先摘牌退市,这种情况下,可能现在正在A股排队或计划去A股排队的两百多家企业有2/3都会回到新三板。”张驰如是向中国网财经记者预测。
对于这些摇摆不定犹豫中的海外中概股企业,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新三板研究中心副主任兼首席研究员布娜新言简意赅地提出“长远看待”的建议。
“回归新三板的企业要明白一点,政策释放要考虑平稳性,必定是逐步稳步释放,一口气全盘推出利好,新三板也无法承接。这是系统性的大问题,就像现在已经推出的分层,下一步备受期待的引入私募做市、迎接公募基金入市等,都是长期而非短视的利好,企业需要去坚守和等待,加强自身经营,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 作者:王颖 胡雨 编辑:高晓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