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万家公司挂牌 流动性管理仍缺失

中国证券报

2016-12-24 12:18

  一个新兴股权市场需要规模,更需要交易,真正成为投资者配置资产、企业依法融资、股权合理退出的场所。

  就在这一周,新三板迎来了第10000家挂牌公司,从而跻身于世界最大股权转让市场的行列。从原中关村(8.38,-0.120,-1.41%)的交易系统接手过来挂牌的几十家公司到现在规模突破万家,新三板仅仅用了三年时间。这样的发展速度,的确十分惊人。

  三年来,万家公司实现挂牌,其中近4000家公司在市场上实施了5000多次再融资,筹集了约2500亿元的资金,有力地支持了众多中小企业的发展,为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型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样的成绩,当然是可喜可贺。不过,在看到新三板所取得的巨大发展的同时,大家也需要直面这样一个现实:目前虽然挂牌的公司数量超过了万家,但是一大半公司从来就没有进行过交易,也就是说它们并没有在新三板市场实现股权流通。以今年的情况而论,提出再融资申请的公司,其要求最终能够得到满足的不到十分之一。这就是说,绝大多数公司在新三板上没有能够获得融资机会。相关的调查发现,挂牌公司普遍反映新三板估值不合理,做市商则提出参与新三板相关业务缺乏盈利模式,投资者更是表示没有操作空间。一个客观现实是,时下市场各界对于新三板的关注度在回落,未挂牌的公司申请积极性下降,已挂牌的公司则图谋转板,券商苦恼于新三板业务不知何时才能迎来转机,投资者则将其视为鸡肋。显然,这些状况的存在,令人颇为担忧。

  那么,为什么看上去如此光鲜的新三板,在运行中会陷入困境呢?问题到底又出在哪里?其实答案很简单,就是虽然新三板在组织公司挂牌上不遗余力,但是在流动性管理上却没有大的作为。万家公司挂牌,总股本将近5700亿股,市值超过3.8万亿元,但是它每天的交易金额却长期徘徊在6亿元左右。巨大的供应与弱小的需求,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在这反差的背后,则是相对于源源不断的公司挂牌,但受制于政策限制,新三板中的合格投资者数量稀少。有众多卖的,却少有买的,于是一系列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缺乏交投,公司股价当然容易下跌而难以上涨,在此背景下进行的再融资,自然也是乏人问津。券商在这种环境下做市,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更深入地说,在快速安排公司挂牌的时候,的确存在对质量把控不严的现象,有的甚至连最起码的规范要求都难以达到,以致时下时常出现公司不能按时披露信息、经营停滞甚至控股股东跑路等事件,不但有损于新三板的市场形象,对于投资者的信心也有很大的负面作用。另外,挂牌公司扩容了,投资者却没有扩容,这就人为使得供求处于严重失衡状态。虽然作为场外市场,新三板不以组织交易为最主要目标,但既然还是市场,保持最起码的流动性自然是必要的,因为没有了流动性,这个市场也就没有了生命力。诚然,鉴于新三板的具体情况,对投资者提出较高的适当性管理标准还是应该的,但一方面还是需要让标准能够准确地切合市场,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供求之间的大体平衡。设想一下,一个有万家公司挂牌的市场,各类适格投资者却只有几千个,这个市场会有稳定发展吗?

  有了万家公司挂牌的新三板,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发展。但现在的重点,不能够仅仅是实现量的扩张,而是要提高质量,并且注重改善流动性,扩大合格投资者队伍,完善制度规范,提高挂牌公司的治理水平。作为一个新兴股权市场,它需要一定的规模,但更需要有序的交易,真正成为投资者配置资产、企业依法融资、股权合理退出的场所。相对这个要求,新三板任重道远。

  (作者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桂浩明)

( 作者:桂浩明   编辑:王颖 )

直播·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