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惩戒“一分钱捡漏者” 业内人士称此类行为很难禁绝

新浪综合

2017-02-08 20:07

  证券市场乌龙指交易是否应该推翻一直存在争议,但过往案例中均认为交易有效。新三板市场由于新创时间不长,交易机制也比较特别,因而一直存在故意低价对倒,以及利用这种对倒的捡漏行为。

  周一(2月6日)盘后,股转系统发布监管公告,对个人投资账户“姜素华”采取限制账户交易六个月的自律监管措施,时间从2017年1月23日到2017年7月21日。

  事情的导火索发生在今年1月4日,“姜素华”账户以0.92元/股买入威明德(430207)11.225万股,股转老师认为这个价格严重偏离市场行情,违反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转让细则《(试行)》第113条关于“申报或成交行为造成市场价格异常或秩序混乱”的规定。

  新三板惩戒“捡漏者”

  协议转让下新三板异常交易每日数不胜数,为啥“姜素华”就被盯上了呢?原来这是一个“惯犯”了——除以0.92元/股交易威明德以外,“姜素华”账户在还存在多次以异常价格成交的违规行为,股转系统均采取了自律监管措施。

  2016年5月27日,“姜素华”账户以2分钱每股买入鸿鸣科技(831419)0.2万股,被股转要求提交书面承诺;

  2016年5月31日,“姜素华”又以1分钱每股买入远航合金(833914)1万股,股转出具了警示函,处罚升级;

  2016年8月26日,“姜素华”再次买入泰昂能源(834238)124.421万股,交易价格0.24元/股,股转又一次出具了警示函。

  “姜素华”多次违规,无视前期监管决定,股转称其屡教不改、违规情节严重,认为“姜素华”此次违规行为属于可以从重实施自律监管措施的情形,决定对其采取限制交易6个月的监管措施。

  股转系统针对“姜素华”账户异常价格交易的处罚无法不让人联想到新三板司空见惯的“一分钱交易”,又称手拉手交易,监管层终于对这种明面上的避税行为忍无可忍了吗?

  “一分钱”交易引市场关注

  交易软件显示,2015年3月至6月期间,九鼎投资频繁出现0.01元/股的成交价格,而彼时市场公允价约为22元/股。

  当年5月,证监会因九鼎投资股票异常交易,对其展开立案调查,但至今未有公开调查结果。

  有业内人士表示,九鼎投资当时发生白菜价交易,原因不排除代持还原、利益输送、高管股权激励等情况。这也使得“一分钱交易”备受市场关注。

  业内人士称此类行为很难禁绝

  新三板会出现白菜价成交,与其交易规则不无关系。

  不同于A股市场的“集合竞价、撮合成交”,新三板采用“协议转让”和“做市转让”两种方式,协议转让包括两种委托类型:一种是定价委托,即“一对多”,卖方将所卖股票的价格、数量等信息录入系统,任何投资者想买都可以下单;另一种是成交确认委托,即“一对一”,买卖双方私下达成协议,敲定买卖股票的数量、价格信息,录入成交约定号。

  据北京新鼎荣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驰介绍,在新三板行情较为火爆的2015年,部分自然人投资者由于不熟悉新三板交易系统,出现一些错误操作,给捡漏者留下操作空间。再加上新三板协议转让价格不存在A股10%的涨跌停板限制,价格偏差巨大的捡漏交易偶有发生。但随着新三板交易规则慢慢为投资人所熟悉,且新三板股票交易由机构投资人主导,错误操作已经越来越少。

  针对股转系统对“姜素华”账户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另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对捡漏行为有惩戒意味,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类交易发生。

  综合:财新、解读新三板、新三板在线

( 编辑:胡雨 )

直播·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