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的公司们,别被你的主办券商风险提示了

新三板智库

2017-02-19 14:24

  在监管趋严的新三板市场,除了监管层加强了对新三板市场的监管,各个主办券商们也没有闲着,股转公司曾经在去年的8月17号给主板券商们下达过一次任务,为加强监管,全面排查风险隐患,落实非上市公众公司“两个加强、两个遏制”针对新三板公司开展(加强内部管控、加强外部监管,遏制违规经营、遏制违法犯罪)回头看自查工作。对挂牌公司进行内部检查,发现公司内部存在的种种问题。

  这个事件过后,新三板公司在规范方面有没有提升?小编统计了2017年来新三板公司被主办券商风险提示的有关内容,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五大问题频现风险提示

  小编通过对2017年来券商发出的风险提示做了一个统计,发现其中五大问题最为突出。分别是违规使用募集资金、违规占用公司资金、信息披露不及时或未披露、决策未经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股东违规交易股票。在所统计的67例的风险提示中,公司存在这五个问题其中之一的有58家公司。

  信披问题最严重

  其中信息披露不及时最为严重,有25家公司存在这一问题被风险提示。

  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信息披露细则》第四条挂牌公司及相关信息披露义务人应当及时、公平地披露所有对公司股票及其他证券品种转让价格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信息,并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第五条挂牌公司应当制定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经董事会审议后及时向全国股份转让系统公司报备并披露。公司应严格执行披露细则。

  例如骧跃股份,在变更公司名称的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威思顿是未能及时披露收购报告书,这样往往会误导投资者对市场的判断。

  公司治理不规范,资金占用和募集资金违规使用

  违规占用公司资金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公司高管往往利用职权之便,使用公司资金造成资金占用问题。有11家公司出现过类似问题,金马扬名的实际控制人吕江截至1月24日,吕江仍占用公司资金 497.00 万元。

  违规使用募集资金这算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了,为什么还有公司会去犯呢,英福美喜乐居新龙股份中天利万人调查邦客乐广建咨询这几家公司就不小心触犯了。其中万人调查违规使用募集资金购买非保本型、中风险、低流动性的银行理财产品。英福美、喜乐居是提前使用募集资金。募集资金的使用用途和使用时间应按照股票发行方案上设定的去使用,违规使用募集资金行为的出现还是因为公司自身制度管理的不完善。

  出现决策未经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问题的公司有七个,其中吉瑞祥在与关联方新疆吉瑞祥千隆商贸有限公司发生大额资金往来的过程并未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的决议程序,未及时向主办券商报告,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不明规则,股东涉违规交易

  股东违规交易股票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出现五家公司的股东犯了这个错误,不了解相关规则是他们犯错的缘由。

  勃达微波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宏伟 2017 年 1 月 24 日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共计 200,000 股,持股比例由 65.00%减至64.70%,1 月 25 日下午公司通过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信息披露平台披露了权益变动报告书。按照《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自该事实发生之日起至披露后2日内,不得再行买卖该公众公司的股票”的规定,1 月 24、25 日及披露后两个转让日内不允许再次交易。但 1 月 25 日当日,公司实际控制人张宏伟再次减持公司股份 250,000 股,违反了《非上市公众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十三条的规定。

  除了以上五个问题的频繁出现在新三板公司中,同样也存在其它问题,股权质押和涉及诉讼问题也是值得新三板公司去警示的。

  对企业而言,主办券商发布风险提示并不是什么好事情,通常主办券商是认为这个事情很严重才会发布风险提示,发布前主办券商都会要求企业改正,不改正才会发风险提示。这也给已挂牌和准备挂牌的新三板公司提个醒,公司应规范管理,投机取巧不是正道,在走向资本市场的过程中,合规的成本必不可少。

( 作者:王飞强    编辑:张炳君 )

直播·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