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公司5家折戟、6家暂停,五大原因成IPO拦路虎

新三板论坛

2017-07-08 20:26

  在IPO的大热潮中,新三板已经毋庸置疑成为A股市场的"苗圃"和最大后备军团。

  不过,转板这事也不是想转就能转,目前已经有不少公司折戟在A股大门口,或者按下了暂停键。

  IPO不易

  6月6日,又一家被寄予厚望的新三板拟IPO公司停止A股大门外。宏源药业宣布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终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申请并撤回申请文件的议案》。

  这也意味着,这家新三板贫困县明星公司的IPO之路,将按下暂停键。宏源药业公司位于大别山南麓的湖北省罗田县,属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11月,公司挂牌新三板,2015年11月宏源药业宣布上市辅导,2016年9月证监会发布IPO"扶贫"新政,宏源药业股价应声暴涨65%,之后公司便一直停牌。

  截止6月底,宏源药业上交所主板排名216位。即使没有绿色通道,按照目前审核速度,预计可在年内完成审核。而如今,这一切,或许都要重头再来!

  而且宏源药业在新三板交易较为活跃,有8家做市商,市值接近30亿,公司近年来业绩也不错。但就是这样一家被集邮党寄予厚望的公司,突然宣布"不干了"。曾经挤破头皮买入的投资者估计如今肠子都快悔青了。不管是何原因,复牌后股价恐难逃暴跌命运。

  新三板公司IPO已经不仅是公司的心之所向,同时也引领了一波投资潮,"集邮党"由此而生。但在热潮之下也总是"惊雷"不断。

  目前新三板公司中,已经有超500家公司宣布上市辅导,其中139家已经向证监会申报IPO材料,55家获受理,74家已获反馈。

  但另一方面,目前已经被证监会受理的新三板公司中,有包括宏源药业在内5家公司直接折戟在大门外,和顺科技国安达迈奇化学族兴新材等4家公司也均终止了IPO审查;还有长江材料芯能科技泰林生物华恒生物森鹰窗业洁昊环保等6家按下了暂停键,中止审查。

  问题烦恼各不同

  对于终止IPO,宏源药业称"因公司调整上市计划",宏源药业董秘刘展良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公司此次撤回申请是为了让上市进程做得更扎实、更稳妥;公司将和中介机构将一起对方案进行必要调整,并在合适时机重新申报。

  宏源药业终止IPO无疑是一个黑天鹅,有分析人士表示"一定与其过去两个会计年度的财务真实性有关"。

  不管具体原因是什么,宏源药业确有自己的问题。去年9月份公司曾被股转采取自律监管措施,宏源药业曾在2015年开具7900万元无真实交易背景的票据。另外,公司报表也存在会计差错,6月28日宏源药业对2014年度和2015年度的财务报告进行了追溯调整,调整事项涉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多个事项。其实早在2016年,宏源药业便已进行过2次会计差错更正。

  IPO是不少企业的梦想,成功的皆大欢喜,半路折戟或暂停的则各有各的烦恼与问题。

  迈奇化学今年3月份称因2017年一季度业绩出现亏损,预计上半年同比业绩大幅下滑,决定终止IPO。另外,证监会也指出,在审查中关注到迈奇化学向部分客户同时销售和采购产品,综合毛利率变动较大。迈奇化学成为新三板第一个陨落的IPO集邮股。

  国安达在今年3月27日决定撤销申报材料,之后4月28日再次提交了辅导备案材料,IPO之路重头再来。对于终止审查,证监会认为国安达经销商的最终销售情况存疑,向单一供应商采购金额较小、采购较为分散。另外,国安达在6月26日连发多条公告,对包括公转书在内的近三年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了更正。

  和顺科技同样是在3月份决定撤回IPO申请材料,公司给出的原因是因经营战略和上市计划调整。证监会表示,在审查中重点关注和顺科技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较大,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集中度较高的问题。另外,和顺科技2016年业绩也出现下滑,2016年公司营收1.02亿,同比减少0.08%;净利1292万,同比减少20%。

  族兴新材则是在IPO的临门一脚之际(上会前一天),宣布撤销IPO申报材料。族兴新材更多的问题在于公司治理,公司由于信息披露违规,股票停牌后一直处于可交易状态,股转公司对族兴新材高管以及主办券商华林证券及督导人员均进行了处罚,力度堪称罕见。另外在族兴新材曾经的IPO之路上,还存在律师辞职事件、与主办券商分手事件,还有公司股东间存在股权纠纷等。

  另外对于被按下暂停键的6家公司,泰林生物、长江材料、芯能科技、华恒生物等均是近期宣布中止审查。

  泰林生物并未说具体原因,不过公司在近期发布了对财报和公转书的更正报告,在之前的2013年公司业绩出现下滑,而且当年的财务报告在编制上还出现了会计差错;长江材料同样未说具体原因,但公司两家子公司目前均被起诉侵权,案件还未开庭审理;华恒生物则在近期公布了,公司股东1909万股股票被冻结的情况,占总股本的41.61%;芯能科技是因签字律师之一离职,无奈之下中止审查。

  五大原因成拦路虎

  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54家公司IPO终止审查,37家公司过会失败。证监会也在6月份公布了2017年1-4月IPO终止审查(申请撤回)和上会被否的企业情况。

  根据统计,1-4月份35家终止审查企业主要有四大问题值得注意:一是经营状况或财务状况异常,22家企业存在此类问题,占比62.86%;二是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存疑,5家企业存在此类问题,占比14.28%;三是业绩下滑,4家企业存在此类问题,占比11.43%;四是股权或战略调整,4家企业存在此类问题,占比11.43%。

  另外,1-4月份18家IPO失败的公司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六方面:一是内控制度有效性及财务数据规范性异常,被提及8次;二是经营状况异常,被提及6次;三是可持续经营能力存疑,被提及4次;四是关联关系或关联交易存疑,被提及3次;五是申请资料真实性存疑,被提及1次;六是股权被司法冻结,被提及1次。

  结合上述新三板拟IPO公司的一些具体问题,公司经营状况包括持续经营能力,财务会计规范性问题,关联交易问题,股权问题以及公司治理问题等五大原因是众多拟IPO公司能否顺利通关的重要原因。

( 编辑:胡雨 )

直播·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