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摘牌潮”愈演愈烈 一天内13家公司摘牌退市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2017-07-16 10:16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新三板企业的“摘牌潮”正愈演愈烈:仅本周五一天,就有13家公司摘牌退市。今年上半年的摘牌公司数,是过去两年摘牌公司总数的两倍多。哪些原因导致这些企业离开新三板,这对市场的后续发展会产生哪些影响?

  监管趋严、流动性差 新三板吸引力变小

  6月底新三板挂牌企业规模达到历史最高峰11316家后,市场规模正开始缩小,并持续下跌。伴随着新一波摘牌潮的来临,新三板负增长时代已悄然来临。截至6月底,今年在新三板摘牌公司多达160家。近半个月来,40家企业终止挂牌;仅本周五一天,就有13家公司离开新三板。

  数据显示,2016年,全年摘牌公司数量仅为56家,2015年只有13家。也就是说,仅本周五一天的摘牌公司数量等同于2015年全年的量,而今年上半年的摘牌数是过去两年摘牌公司总数的两倍多。企巢新三板学院院长程晓明表示,在监管趋严、流动性紧张的市场环境下,新三板对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程晓明说:“交易不活跃,这个市场就不可能有融资功能;没有活跃的二级市场,就不会有繁荣的一级市场。所以尽管新三板到现在为止累计融资3000多个亿,但是由于交易不活跃,三板严格说来融资功能是很差的。之所以融了3000多个亿,主要原因是这些参与挂牌公司定增的投资人,他们对新三板未来的交易、交易的活跃有一个预期。比如2015年上半年,当时新三板的交易非常活跃,股价也非常高,原因之一就是交易活跃,而且,当时传闻新三板的交易制度要进一步改革,要竞价交易、要降低个人门槛,有转板通道,要分成……但是问题是三板这几年来的交易制度改革迟迟没有兑现,所以导致很多挂牌公司对三板的未来没有信心了。”

  “摘牌潮”倒逼市场重新调整再配置

  新三板摘牌分为主动摘牌和被动摘牌。主动摘牌的公司里,一种是公司有其他的规划,比如IPO或者被并购。这类公司通常质地优秀,有能力和自信去IPO或者是成为了被并购的标的。另一种可能是企业没能在新三板很好地融资和发展,选择退市重新私有化。还有一种就是公司自身出现了一些问题,不得不选择主动放弃挂牌。

  新三板“摘牌潮”现象的背后,一方面是来自主板市场传递的阶段性趋势,而更大程度上是退市制度在走向常态化的必然结果。程晓明认为,这既对现有市场提出了某种挑战,同时也将倒逼市场重新进行调整和再配置。

  程晓明说:“这本身是个坏事,但也有好的一方面。为什么这么说?正因为这些企业从新三板摘牌去了A股或被动退市,不管怎么样,都表明了三板挂牌公司对新三板是不满意的,目前的新三板是不能满足挂牌公司需求的。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但是新三板到现在为止,它的功能离真正地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中小微科技企业的距离还差得很远。所以,这些企业摘牌在客观上也是一件好事。 因为它把新三板目前存在问题暴露出来了,那么,大家从上到下、从监管部门到市场、到投资人、到挂牌公司,都会对三板存在的问题,以及带来的严重后果,有一个充分的认知和了解。只有相关各方充分认识到了问题所在,这个问题才能解决。”

( 编辑:单征宇 )

直播·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