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证券付立春:2017年新三板股权质押规模创历史新高

中国网财经

2017-12-25 10:23

  2017年前11个月,新三板市场日均成交额和成交数量分别为9.41亿元和1.75亿股,每日整体换手率长期低于0.2%,流动性较差。急于融资的新三板企业纷纷寻求以股权质押的方式进行融资。

  股权质押规模在2017年创下历史新高。前11个月,新三板共发生3299次股权质押,涉及新三板企业1548家,共计321亿股,股权质押市值高达2010亿元。反观2014年全年新三板仅发生288次股权质押,涉及企业150家,共计33亿股,质押市值只有29亿元。短短3年,新三板股权质押市值扩容超过65倍。即便期间挂牌企业数量也在翻倍增长,但股权质押企业占挂牌企业的比例在不断攀升,新三板股权质押的规模和增长趋势不可小觑。

  新三板企业融资渠道的选择较为有限,除股权质押外,主要以定增为主,再辅以2017年年中开设的双创债和9月份开设的双创可转债,以及其他类型的抵质押贷款。

  定增方面,市场行情低迷,定增融资遇冷。2017年前11个月,共有2302家新三板企业新增2540次定增预案,企业数量和新增预案数量均不及2016年全年的75%,发行股数较2016年下降更为明显。实施完成的定增数量同样不及2016年同期水平。

  创新层和基础层企业平均每次定增额度出现分化。创新层企业平均每次定增额度逐年增长,并于2015年超过基础层企业,而基础层企业却恰恰相反,2017年前11个月,基础层企业平均每次定增额度仅相当于创新层企业的52.6%,且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

  更多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越来越偏好创新层企业,更愿意持有创新层企业增发的股份,这也是企业分层来带的必然结果。在总体定增遇冷的大背景下,基础层企业通过定增实现融资可谓难上加难。

  低迷的行情加上投资者越来越强的择优意识,使得大多数新三板企业,尤其是基础层企业,通过定增成功融资的概率降低,同时定增融资也会带来稀释股权的问题,迫使更多的企业不得不借助其他的融资方式。

  双创债和双创可转债融资仍有一定难度。双创债意见稿发布时,强调了试点初期,重点支持新三板创新层企业,被认为是新三板分层以来兑现的首项差异化管理制度,这意味着基础层企业发行双创债可能存在一定阻碍,具体影响因素主要与基础层企业所处行业和主营业务有关。至于双创可转债更是只有创新层企业才可发行,并且同样有债券存续期限、股东人数等限制。

  另一方面,两类债券的发行量也无法得到保证,截至12月21日,新三板市场共有14家企业成功发行双创(可转)债(包括7月份之前的试行期的债券),其中发行规模达到1亿元的仅有3家企业,这与11600余家的市场体量相比显得杯水车薪。

  新三板企业中绝大多数的中小微企业,经常由于缺少合适的符合传统要求的抵质押资产,很难从银行获得大规模抵质押贷款。到2016年末,全国有2600余万中小企业,其中小型企业1800余万,这1800余万小型企业中超过半数没有不动产,根本不具备从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的资格。对于新三板中小微企业来说,除股权外也并无更多的适合抵质押的资产。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差,在生产、研发、销售、财务管理等方面遇到任何较大的问题都可能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甚至存续,这也给贷款银行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使银行更加倾向于将资金贷给大型企业,即便一些大型企业并无迫切的资金需求。

  同时中小微企业更加难以取得银行的信用贷款,尤其小微企业不按时履行还款义务的情况时有发生。信息披露不完善使得银行难以掌握中小微企业的实际信用情况,较难做出有效的区分,注重风控的银行会严格控制贷给中小微企业的资金比例,那些信用较好的企业同样难以取得银行信贷。

  民间借贷方面,其利率通常较高,一般在20%以上,而股权质押的利率在10%左右,多数中小微企业在高额的民间借贷利率面前望而却步。

  在定增、双创(可转)债及贷款等融资途径不畅的背景下,股权质押成为较多新三板企业的融资选择。挂牌企业,特别是创新层企业,在股权质押融资方面有很大的优势,比如透明度较高,管理相对规范等。

  虽然2017年二级市场走势并不乐观,但很多新三板企业的市场价格比较坚挺,为受押方、资金方提供了保障。股权质押使金融机构有利可图,其可以通过控制质押率来控制风险,通过更高的利率来获得更多的收益,所以一些金融机构愿意为新三板企业提供质押服务。

  从质押人类型看,在2017年进行的3169笔股权质押中,接近六成的质押人为新三板公司实际控制人。

  从质权方类型看,银行占比逐年下降。2015年及以前主要质权方为银行,占比超过四成。至2017年,银行已不是最主要的质权方,信托、保险、券商、小额贷款等非传统银行金融机构成为新三板股权质押的主要对象。

  质权方类型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近两年银行的整体风险偏好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房贷、股权等高风险产品的态度更加谨慎,而且随着整体流动性收紧,银行业也缺少资金来提供更多的质押服务。

  与此同时,信托公司面对的更多是VIP客户,其资金实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对更强,并且其客户与新三板企业在资金门槛上的重合度更高。

  (付立春系东北证券研究总监、新三板首席研究员,清华大学博士后,10年资本工作经验。东北证券研究员马庆华、实习生李昕泽对本文亦有贡献。)

( 编辑:王文举 )

直播·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