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的2017:优先股升温可转债落地 多渠道助力企业融资

中国网财经

2017-12-29 08:59

  中国网财经12月29日讯(记者 胡雨)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给挂牌企业提供的融资模式远不止定向增发一种。2017年随着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新三板融资模式也不断翻新,越来越多优质企业开始在新三板上开拓多元化的融资路径,为自身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2月29日,今年新三板共有10家公司完成了优先股发行,有超过1600家公司通过股权质押融到资金,21家公司完成了公司债发行。此外,今年共有14家公司成功发行创新创业企业可转换债券(以下简称“双创可转债”),树业环保计划发行完成绿色债券,这些在新三板上均尚属首次。

  优先股升温:10家公司完成优先股发行

  作为在公司资产、利润分配方面存在优先权的股票,优先股在A股市场早已不是新鲜事,而对于中小微创企业云集的新三板而言,优先股尚处于试水状态。不过从2017年发行情况来看,优先股在新三板上正在升温。

  全国股转公司数据显示,2017年新三板共有10家公司完成优先股发行,另有7家公司发布发行预案,相比之下2016年仅有3家公司完成优先股发行;从发行规模看,10家挂牌公司共发行180.20万股,发行价均按照票面金额100元/股平价发行,共募集资金1.80亿元;从所属层级来看,

  在已经完成优先股发行的公司中,肇庆动力共发行47万股募资4700万元为全年之最,根据公告,肇庆动力此次发行优先股计划用于“汽车发动机重力铸造缸盖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和“新能源公共交通装备驱动电机壳体研究开发及产业化技术改造项目”;中视文化于2017年3月完成了新三板上第二轮优先股发行,共发行15万股募资1500万元,中视文化也成为目前新三板上首家完成两轮优先股发行的挂牌公司。

  除了优先股,今年以来通过股权质押融资的新三板公司数量也明显增长,股转质押规模创下历史新高。

  同花顺数据显示,2017年新三板发生了超过3600次股权质押行为,涉及挂牌公司1600余家,质押股数超过320亿股,股权质押市值高达2000亿元以上。而相比之下,2014年全年新三板仅发生288次股权质押,涉及企业150家,共计33亿股,质押市值只有29亿元。

  东北证券研究总监、新三板首席研究员付立春分析指出,即便期间挂牌企业数量也在翻倍增长,但股权质押企业占挂牌企业的比例在不断攀升,新三板股权质押的规模和增长趋势不可小觑,在市场流动性较差的当下,急于融资的新三板企业纷纷寻求以股权质押的方式进行融资。

  债权融资翻新:可转债等多类债券在新三板现身

  除了利用公司的股份,拥有较好业绩及充沛现金流的公司也会选择在新三板上发行公司债为公司发展补充“弹药”。随着制度不断完善,债券种类也不断推陈出新,2017年可转债、绿色债券在新三板上的落地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同花顺数据显示,2017年新三板共有15家公司发行了21只公司债,发行规模合计130.31亿元,已接近全年股权融资1300亿元总额的10%。从单家公司发行规模看,有7家公司发行规模在1亿元以上,发行规模最大的是中国康富,该公司共发行3只共50亿元公司债,最小的发行规模也在1000万元。

  相比传统的发行债券,今年新三板市场融资的最大亮点之一莫过于双创可转债落地。

  9月22日,沪深交易所与全国股转公司、中国结算联合公布《创新创业非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业务实施细则(试行)》,其中明确发行主体为新三板挂牌的创新层公司和非上市非挂牌企业两大类,为新三板公司发行双创可转债提供了政策保障。10月13日,深交所公布推出首单非公开发行双创可转债,新三板创新层公司蓝天环保项目获批,这是新三板史上首单获批发行的可转债。根据蓝天环保发布的公告,公司计划发行规模不超过1.5亿元,首期募集资金2000万元。

  在蓝天环保率先“吃螃蟹”之后,陆续有新三板公司开始尝试这一全新的融资方式。全国股转公司数据显示,截至12月29日,今年已有14家公司成功发行双创可转债,另有近20家公布了双创可转债发行预案。

  随着环保理念的不断增强,环保产业、绿色产业渐渐成为投资热门,资本市场也对此专门推出了新兴债权融资工具“绿色债券”。11月27日,树业环保发布公告称,为拓宽融资渠道,公司拟发行绿色债券,计划融资规模为2亿元,债券面值为100元,债券期限为3年期,这有望成为新三板第一单绿色债券。

( 作者:胡雨   编辑:王文举 )

直播·路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