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吉喆:“一带一路”项目是有效投资 不是所谓债务陷阱

中国网财经

2018-08-27 19:04

  中国网财经8月27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下午17时举行新闻发布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外交部部长助理张军介绍共建“一带一路”5年进展情况及展望,并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中国网 宗超摄)

  以下为文字实录:

  记者:最开始的时候您提到个别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仍有质疑。近期有外媒报道称,“一带一路”建设给有关国家制造了债务陷阱,指责中国不顾项目所在国负债情况和偿债能力,为一些项目提供贷款,加重了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从而获得其控制权,不知道您对这一问题怎么看待?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这个问题刚才钱部长已经讲了,你问得更细了,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共建“一带一路”的项目给相关国家带来的是有效投资,有价值的资产,当然也促进了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而不是所谓的债务陷阱。共建“一带一路”的项目,无论是互联互通的项目,还是产能合作的项目,都要经过企业科学的可行性研究,都要经过严格的贷款审核。我们是亲历者,我们知道,银行的审核是多么严格。这些审核和研究对项目都是有资本金比例要求的,也都是有资产负债率约束的,有资金回报要求的,否则这个项目是通不过的,所以不会带来超过资产形成的债务。即使有再增加,增加的资产更多,当然资产也是有效的。当然有一些基础设施投资回报周期比较长,是长期见效的,但是资产是实实在在在那里的,将来还会升值。

  从我们实际掌握的情况看,有的外媒所报道的一些国家债务问题,与“一带一路”建设及其项目没有必然联系,这其中有的国家债务水平过去就很高企,你查一查,那是多少年形成的,有的国家债务负担确实偏重,但主要是从其他国家和国际金融组织长期大量借贷。中国是后来者,我们企业才走出去几年?中国并不是最大的债权方。这是第一点。

  第二,中方对于共建的项目和相关国家的投资合作,始终重视加强债务管理。在“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投融资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效益为导向,根据项目国实际情况提供贷款,支持项目建设,避免给项目国造成新的债务风险和财政负担,中资银行在为项目提供融资前,都会对借款人的负债情况、偿债能力做严格测算,贷款后也会持续跟踪监测相关国别风险和主权风险,比如开发银行就建立了国家主权信用评级,以及国家风险限额管理制度,中国工商银行、中信保等机构,都建立了相关的评估监控管理体系。

  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家最紧迫的任务,对一些经济建设确有迫切资金需要的发展中国家,中资银行也会通过合理设计融资结构等多种方式,帮助其实现债务可持续。例如柬埔寨的光缆和数字电视项目,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当然俄罗斯不是发展中国家,是新兴经济体,都是通过股权投资加银团贷款模式予以支持,这些项目均取得了良好的实效。所以,也不能一般的听风,说陷阱什么的,要观察实力。

  我这里就顺便回答一下刚才这位新加坡记者提出的问题,中巴经济走廊的问题。中巴经济走廊提出四年多来,经过中巴双方共同努力,进展顺利,已进入全面早期收获阶段。2017年11月,双方签署了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在双方拟定的早期收获项目中,已启动建设的18个,已经建成了一批,包括电厂。解决了巴基斯坦过去多年没有解决的能源特别是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当然,中巴经济走廊还包括交通、产业合作、港口等项目,我就不一一列举了。巴基斯坦新任领导人已经明确,中巴经济走廊不是巴基斯坦哪个党派、哪一部分人的合作项目,而是全巴基斯坦人民跟中国人民的合作项目,所以一定是能够搞得好的。

  另外,中马东部铁路及其有关项目,你刚才也提到了,大家都知道,马哈蒂尔总理访华,明确指出,支持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欢迎中国企业扩大到马来西亚投资。当然,他也提出,由于财政困难,希望中方帮助一起解决有关问题。就是这个月吧,我在北京也是按照这个要求,也见了马来西亚一个元老团,有关项目是企业之间商务合同确定的,但是由于一些外界的因素,双方要坐下来,通过磋商解决,现在还在进行当中。

( 编辑:李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