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严打"忽悠式"重组 剑指有毒资产污染资本市场

中国经济网

2017-03-12 08:08

  刘士余担任证监会主席以来,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他下定决心重点治乱,从严监管。他痛批举牌者是“妖精、强盗、野蛮人”。为此,证监系统上下重拳出击,彻底查办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案件。

  证监会10日宣布,近期查办了九好集团及 鞍重股份 涉嫌以虚增收入、虚构银行资产为手段,企图将有毒资产装进上市公司的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案。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表示,由于稽查执法力量的及时介入,此单“忽悠式”重组被遏止在信息披露违法阶段,没有最终得逞,有效避免了有毒资产流入A股市场。

  包装成价值37.1亿元“优良”资产 “忽悠式”重组欲借壳上市

  据了解,九好集团通过各种手段虚增2013-2015年服务费收入2.6亿余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万余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为掩饰资金缺口,借款购买理财产品或定期存单,并立即为借款方关联公司质押担保。九好集团通过上述种种恶劣手段,将自己包装成价值37.1亿元的“优良”资产,与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以期达到借壳上市之目的。九好集团及鞍重股份的信息披露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违法主体罚款439万元 主要责任人终身市场禁入

  “上述信息披露违法行为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违法情节特别严重。”张晓军说,证监会已经向当事人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拟对九好集团、鞍重股份及主要责任人员在《证券法》规定的范围内顶格处罚,对本案违法主体罚款合计439万元;同时对九好集团造假行为主要责任人员郭丛军、宋荣生、陈恒文等人拟采取终身市场禁入以及5至10年不等的证券市场禁入。

  下一步,证监会将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进行处罚,发现涉嫌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同时,证监会对于本案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的行为将深挖严查,发现违法坚决予以查处。

  张晓军说:“证监会将全方位、全链条地加强对重大重组的监管,既要充分发挥重大重组对提升上市公司质量、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支持功能,又要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

  “大忽悠”九好集团:

  多道资金划拨形成隐蔽资金闭环

  尽管财务造假手法异常隐蔽,案件取证困难重重,但浙江九好办公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现更名为九好网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好集团)企图通过违规手段,谋求借壳鞍山重型矿山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案,仅用3个月便成功告破。

  业务造假

  伪造合同隐匿资料删电脑记录

  鞍重股份是辽宁省鞍山市的矿山机械设备生产商,业务不景气谋求转型。九好集团是个什么公司?浙江杭州的做后勤托管的集团企业,为客户在餐饮、物业、物流、办公、信息化、商务、金融、员工福利、综合服务等项目上服务,为后勤业务供应商和客户提供居间撮合,并向供应商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务费。九好集团给自己加上了互联网即“后勤+互联网”概念,“九好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后勤+互联网’的改革”。后勤托管市场,这一概念被认为是符合经济转型新经济的现代服务业。

  证监会稽查执法人员说,九好集团通过伪造合同,轻易实现虚增收入,增加了证监会调查取证的难度。在调查九好集团2013年至2015年的台账时发现,3年中与其合作的供应商数量分别为935家、1176家和1319家,客户则达到上万家。如此规模的供应商和客户数量,与资本市场上曾出现过的违法案例有着明显区别。从造假领域来看,也不同于证监会之前查办过的案件主体,可以说是首例平台类公司财务造假谋求重组上市。

  为了应对新挑战,证监会将案件外围的供应商作为调查突破口,由外及内,摸清案件线索,掌握违法证据。但由于案件中的供应商不在证监会的监管范围,相关调查困难重重。

  上述稽查人员说,配合造假的供应商大多与九好集团关系密切或存在利益关联,普遍抗拒调查。部分供应商采用报警、威胁、谩骂等方式驱赶调查人员,甚至出现个别供应商负责人抢夺证据、袭击执法人员的暴力抗法事件。

  另外,在调查过程中,九好集团还采取删除电脑记录、隐匿业务资料等方式对抗调查,并通过各种渠道诬告、陷害调查人员,试图迫使调查终止。而作为案件的另一个主体,上市公司鞍重股份为了卖“壳”,对重组方九好集团的财务信息不做核实,也揭示出当前资本市场重大重组过程中存在的违规链条。

  资金闭环

  找转贷公司虚构3亿元存款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0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九好集团通过各种手段,虚增2013年至2015年服务费收入2.6亿余元,虚增2015年贸易收入57万余元,虚构银行存款3亿元。

  为满足资本市场对于收入和利润等财务指标的要求,九好集团通过多次资金的自循环,完成虚构交易中的假账计入。稽查办案人员说,九好集团通过多道程序划转资金,实现的财务造假金额达到上亿元,违法行为有组织、有预谋的特点明显。

  一笔资金,最初从九好集团的账户划转至外部平台公司账户后,再经过多个账户,又返回至九好集团,形成了隐蔽的资金闭环。为了掩盖在资金转出、转入时形成的资金窟窿,九好集团又特意找了转贷公司与其配合进行专业化的资金管理,虚构近3亿元的银行存款。

  负责该案的另一位稽查人员说:“九好集团借助专业的外部公司虚构银行存款的操作手法非常专业,我们在对违法事实认定的时候,也进行了多次推敲。”

  但资本市场上的违法违规一定会留下痕迹,就像“只有四个盖子,却要盖五个杯子”,违法过程总有露出马脚的时候。作为以后勤托管为服务模式的九好集团,却因选择财务造假,导致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快速发展的美好愿望最终破碎。

  中介机构

  出具专业意见为造假“背书”

  重组方为了实现上市目的,大肆进行财务造假;上市公司为了卖“壳”,对重组方的财务信息不做核实;相关中介机构出具专业意见为造假行为“背书”。这条在资本市场形成的重大重组“违法生态链”,正逐渐被监管部门掐断。

  负责该案的稽查人员告诉记者,参与本案查办的调查人员前后共计有76人,同一时段调查该案的人员最多达到60余人。该案件涉及上百家供应商,近万名个体,调查中需要查询大量银行、工商税务等信息,工作量巨大,但是各方组织有效,每一个步骤衔接紧密,案件查办进展顺利。

  从10个涨停到暴跌70%

  知名公私募都被套了!

  在这一忽悠重组过程中,鞍重股份股价却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暴涨暴跌,从23.78元飙涨至87.78元,涨幅达269%,而后又从87.78元跌至如今的26.38元,跌去70%。

  在这暴涨暴跌背后,我们看到了很多基金机构的身影,专业机构也难免会被忽悠,一些私募机构的基金产品在申请撤回重组后进入,不知是不是想抄个忽悠重组的底?

  从传统的矿山设备制造转型现代服务业,复牌后股票价格噌噌噌的上涨。从2015年4月份停牌前的23.78元(复权),11月26日复牌到12月份一路飙升最高到87.78元,股价涨幅高达269%,而后崩塌式下跌,如今最新收盘价为26.38元,股价跌幅高达70%。

  通过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和公募基金持股数据,九好集团和鞍重股份忽悠重组背后,可见机构们的表现。

  2015年4月份停牌,2015年11月复牌,复牌前的2015年9月底,鞍重股份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3个信托计划的私募产品,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75万股,未见公募基金持股。

  2015年11月复牌,股价连续10个一字板涨停(很难买入),第11个交易日也就是12月10日,放量暴涨9.67%,收盘价67.68元,有了有效成交额17亿元。而后12月11日,机构席位陆续进场。

  然后,2015年12月底前十大流通股东中,专业正规军的4只公募基金农银汇理信息传媒主题、融通新区域经济、农银汇理行业成长、中邮趋势精选以及星石1号位列其中,持股由190万股到97万股不等。

  而实际上,在十大流通股东之外,基金持股数据中,南方优选价值、广发行业领先、长信内需成长、华泰柏瑞健康生活等合计还有逾70只基金和券商集合理财持有该股。这些在四季度进场的,基本都是高位67-87元的价格进场接盘了。

  到了2016年一季度,又有更多的机构涌入其中,单一机构持股数骤然增多。包括天安财险、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也进场了。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天安财险保赢1号持股达283万股,中邮战略新兴产业也持有了200万股,华夏盛世、华夏红利、大成创新等一众基金进场。当年一季度,鞍重股份的股价区间为73.69元-35.77元,季度末收盘价为48.04元。到2016年二季度,5月份鞍重股份已经收到立案调查通知,6月底公告申请撤回重组材料。不过到二季度末,一些基金和机构开始减仓,中邮战略新兴产业持股未动,天安财险还逆势加仓至持股306万股,星石1号再度现身,并且较2015年底持股增加了62万股。

  当年二季度,鞍重股份的股价重心继续下挫,运行区间在51.87元-27.49元,季度末收盘价30.49元。幸亏监管及时发现,要不然一众机构被忽悠式重组遮蔽了双眼,最终埋单的还是广大投资者。

  全链条监管从源头维稳资本市场

  中小创题材股将更受市场青睐

  新闻发言人张晓军说,九好集团与鞍重股份联手进行“忽悠式”重组的违法行为,因涉案金额巨大、手段极其恶劣,两家公司以及主要责任人员将被处以顶格罚款。对于本案中介机构未勤勉尽责的行为,证监会也将深挖严查,发现违法坚决予以查处。

  此外,本案的查处也进一步向市场传递出证监会从源头维稳资本市场的态度和决心。

  在严监管时代,任何挑战法律底线的资本大鳄以及试图干扰调查、阻碍执法的行为都是徒劳的。对于“忽悠式”重组等违法行为,证监会将全方位、全链条地加强监管,净化市场环境,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资本市场持续稳健发展。

  广发证券 高级分析师王立才认为:“证监会处罚鞍重股份‘忽悠式’重组案件,对那些通过资产重组并购让股价大幅拉升但业绩一直不见好转的上市公司敲响了警钟。利用重组的幌子拉抬股价,本质是通过增加非经常性损益来维持公司生计,而不是通过主营业务改善公司基本面的‘不务正业’行为。其实,从去年11月下旬证监会严打举牌、股权转让,到这次严惩忽悠式重组,其打击目标多数是传统周期性行业的上市公司,而非新兴产业。因此,从证监会打击举牌、股转和忽悠式重组,到始终不给IPO减速,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国民经济更快地转型升级,从而让实体经济找到新的、长期的发展引擎。因此,A股市场中的壳资源股特别是传统行业的壳资源股,将随着这一案件进一步承压,但具有实质性成长的中小创题材股则会进一步受到市场的青睐。”

( 编辑:郭伟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