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大宗商品交易所被叫停高风险业务

广州日报

2018-11-08 04:20

  本周,一份证监会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的《关于稳妥处置地方交易场所遗留问题和风险的意见》被专业人士在国内大宗商品市场广泛传阅。《意见》针对前期被叫停的地方性交易所平台,提出通过引导提货离场、庄家及发售人出资回购、督促交易场所及其分支机构给予合理补偿等方式逐步清退客户,不断压缩直至彻底化解存量风险。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调查市场发现,并非所有的监管部门、金融企业都收到了《关于稳妥处置地方交易场所遗留问题和风险的意见》(简称《意见》)。不过,对于该《意见》提到的“解决遗留问题”的建议与态度,所有被采访方均表示,确实是监管层的明确态度。监管层在9月召开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部际联席会议,要求各地区进一步摸清辖区内各类交易场所尤其是遗留问题较为严重、风险处置难度较大的交易场所情况,逐家研究论证遗留问题处置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有序推进各类交易场所风险化解工作。

  多家交易所

  类大宗商品交易处在停滞状态

  《意见》强调,在核实损失和厘清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引导提货离场、庄家及发售人出资回购、督促交易场所及其分支机构给予合理补偿等方式逐步清退客户,不断压缩直至彻底化解存量风险。稳妥解决邮币卡类交易场所遗留问题,妥善处置金融资产类交易场所风险隐患,有序撤并大宗商品类交易场所。

  据了解,2010年~2017年间,投资者比较熟悉的若干大型交易所,已经停止了大宗商品类期货方面的交易,比如交易量一度超过了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其服务热线目前处在多次拨打始终占线的状态,而其官网的最后12篇“公告”,均是“终止某会员交易资格”。“撤场”特征明显。除此外,天津矿产资源交易所和北京石油交易所,其类大宗商品交易也处在停滞状态。

  理清关系、完成清退

  需要较长的时间

  而若干家金融监管部门表示,截至2018年初,国内大多数地方性大宗商品交易所的主力期货(或现货)业务已经被叫停,但其运营期间的纠纷有些还没有得到解决。

  证监会本次《意见》首当其冲要求地方监管部门引导提货离场、庄家及发售人回购、督促交易所合理补偿等方式清退客户。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调查中发现:清退过程并非顺畅。一是,不少原交易所平台缺“清退”资金,被快速叫停之前,现金流动性极差,根本没有能补偿客户的资金。

  二是,交易所平台、会员企业、大客户之间多数存在结构复杂的关联交易、质押存货、股权置换、债务偿还关系,理清关系、完成清退,需要较长的时间。

  另外,本次《意见》提到的邮币卡交易所,并不在之前的大宗商品交易所“叫停”之列。对比大宗商品准期货交易所、贵金属交易所,多数的邮币卡交易所并没有“放大”机制,实物交易,金融风险较小。不过,交易中,仍有很多关于假货、货不对板、违规操作的投诉。《意见》提出之后,应成为新的整顿目标。

( 编辑:李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