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软科技三易其主跌回原点 王广宇控股三年获利15亿

中国经济网

2020-04-08 17:11

  华软科技(002453.SZ)大股东华软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软控股”)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在三年内套现15亿元后离场,留给中小股东的是上市公司主业反复变换后,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双降的局面。未来新入局的大股东八大处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大处科技”)能否带领上市公司走出亏损泥潭?

  在华软科技此前公布的2019年的业绩预告中,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同比下降的比例较大。业绩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全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加28.61%,营业利润亏损2.11亿元,同比下降597.5%,净利润亏损2.55亿元,同比下降1141.57%。

  对于下降的原因,公告中归因为,“需要针对公司的商誉、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应收款项、存货等相关资产计提减值损失,以及受到政策影响。”

  但对比2016年之前的业绩持续下滑,华软科技2017年和2018年的营业利润和净利润飙升,2019年又出现断崖式下跌的“过山车走势”,这与大股东变化密切相关。华软科技方面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目前在年报窗口期,暂不方便接受采访,但接近华软科技的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架构有调整,原来一些业务做了剥离。”对于华软科技过去三年中的业绩变动和大股东的变化等问题,八大处科技方面表示,暂时不接受采访。

  15.8亿买入30.9亿元卖出

  2016年为华软科技的业绩分水岭。2016年,华软控股成为华软科技的大股东,并在同年启动金融科技业务主线。

  此前公告信息显示,华软科技前身为天马精化,在2010年进入A股市场后业绩曾持续走低,从2012年到2015年,净利润连续四年下降,2016年出现较大亏损,高达3.29亿元。2012年至2014年,华软科技实现净利润7496.98万元、4725.09万元、3542.53万元,分别下滑3.84%、35.47%、22.96%。

  在2016年之后,随着对金融科技的涉足,华软科技业绩开始转好。2017年,华软科技净利润1567万元,同比增长105.1%,2018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785.85%。

  华软科技的业绩起伏中,大股东华软控股起到了重要作用。

  公开资料显示,华软科技的控股股东方华软控股(原名“金陵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是一家致力于发展小微金融、融资租赁和创新金融业务为主导的综合性产业金融投资公司。

  在华软控股的业务体系中,金融板块业务聚焦在B端供应链金融业务,旗下包括北京金陵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广州华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深圳金信汇通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天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等金融板块业务。

  梳理此前的公告内容可知,2016年初,华软科技原实控人徐仁华作价13.22亿元将其所持股权全部转让给华软控股,当时华软控股的实际控制人为王广宇,随后,华软控股通过信托计划增持,最终实现持有华软科技股份25.42%。

  公告显示,华软控股以大宗交易方式承接“中诚信托天马1号证券投资单一资金信托”(以下简称“天马1号”)持有的公司1902万股无限售流通股。

  2018年7月的公告内容显示,“华软控股直接持有华软科技无限售流通股1.26亿股,占华软科技总股本的22.09%;通过‘天马1号’持有公司无限售流通股190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33%。华软控股合计控制公司股份1.45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5.42%”。

  根据当时交易时的公开媒体测算,华软控股持有华软科技25.42%股权的资金成本大约为15.80亿元。但在持有不到三年时间后,华软科技实际控制人再次更换。

  2019年华软科技披露的公告显示,公司于9月23日接到控股股东华软控股通知,华软控股的股东华软投资(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软投资”)、王广宇与八大处科技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八大处科技受让华软控股100%股权。

  交易完成后,华软控股成为八大处科技全资子公司。本次华软控股股权结构变动后,公司控股股东仍为华软控股,持股比例为25.42%。华软投资的一致行动人,其全资子公司西藏华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持有0.04%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由王广宇变更为张景明。

  公告中披露的数据显示,华软投资、王广宇拟将所持有的华软控股100%股权,作价30.9亿元转让给八大处科技。其中,华软投资所持华软控股股权作价27.73亿元,王广宇所持华软控股股权作价3.17亿元。待交易完成后,华软控股将成为八大处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华软科技实控人由王广宇变更为八大处科技及其控股股东、实控人张景明。

  金融科技业务浅尝辄止

  华软控股进入华软科技三年中,最大的变化是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的调整。

  华软科技在2017年之前,主业为精细化工,在华软控股入主后,曾进行大量的外部投资和并购,提出聚焦金融科技主业。

  2017年10月21日,华软金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软金科”)完成对北京银港科技有限公司(现已更名“北京华软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华软金科”)的收购,交易价格为3.3亿元。

  北京华软金科承担了华软科技主要的金融科技业务输出。

  2019年12月11日,华软科技公告称,拟向北京华软知识产权投资有限公司,出售华软金科100%股权,交易对价12800万元。

  2019年12月,华软科技的另一份公告称,将持有的上海银嘉金融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嘉金服”)10%的股权,以20952万元的价格转让。

  华软科技在2019年底连续出售旗下两家金融科技相关公司的股份,两次股份出售原因都提到,基于聚焦重点发展原主业及供应链管理业务的原因。

  虽然在2016年确定重点发展金融科技业务,并通过连续的并购持有多家金融科技公司外,财报表现较好,但数据显示,2018年,华软科技原主业产品贡献的收入占其营收的65.41%,而其大力布局的金融科技仅占总营收的10%,供应链管理占总营收的22%。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间,华软科技的金融科技板块并未对营收和净利起到多少贡献作用。金融科技人士分析也认为,该行业并不是短期内就可以运作起来的,进入三年就离开并不是行业内的常规做法。

  记者采访多位分析人士认为,根据年报数据来看,金融科技业务在华软科技中的业绩贡献度较小,2017年、2018年均占总营收的10%以内,但金融科技业务对上市公司整体的利好提振作用则非常明显。

  此前也有分析人士公开指出,“华软科技在转型金融科技后,其传统主业经营业绩表现一般,其金融科技业务业绩释放依旧缓慢”。

  亿欧分析师由天宇表示,在为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IT技术服务的行业里,已有一些成熟的公司,这一市场也比较稳定,规模较小的公司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太大的突破。这是一个典型的To B的行业,是不容易快速取得规模增长的行业。

  同时他也表示,互联网相关的业务能有爆炸性增长,但是在金融科技领域里进入时间比较短的话,不容易有影响力。

( 作者:郭建杭   编辑:赵金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