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申请合规性审核聚焦五方面 发行人要充分披露信息

中国经济网

2017-05-06 07:12

  “请发行人代表进一步说明,报告期内环保设施的运行及其环保投入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发行人的环保措施是否有效。近年来国内外HDO厂家的产能和产量均大幅减少的原因。是否涉及环保因素。是否涉及该产品的市场和技术前景。相关信息和风险是否已充分揭示。”在日前的一场发审会上,发审委对一家上会企业提出的若干问题。

  类似在发审会上被问及环保问题,在已经上会的企业中并不在少数。而这正是对IPO企业合规性审核的一个重要表现。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证监会的IPO审核,主要是依法审核发行人在主体资格、独立性、募集资金使用、财务会计、规范运行等五大方面的合规性,尤其会重点关注企业土地的取得和使用情况、环保是否达标、税收的规范性、公司业绩是否对税收有重大依赖性、个税缴纳问题以及员工的五险一金缴纳等问题。同时,要求发行人依规充分披露信息、揭示风险。发行审核中并不对企业的价值进行判断。

  “合规性方面的审核结果,最终是要根据违法违规的情景、性质、社会危害性、相关处罚部门的意见来综合确定。”该人士进一步介绍。

  而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发行人不得有下列情形”中,包括“最近36个月内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

  对于重大违法违规的认定,有业内人士给出三点判断:其一,这是根据已有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发行监管规范性文件已有规定进行审核。一般运行过程中的处理原则是谁处理谁下结论,也即权威认定。其二,如果仍达不成,且确实需要有所判断的,必须要由发行人自己解释,同时,专业中介机构必须要明确发表意见。

  如果确有必要的,还需要请第三方权威机构鉴定。其三,无论轻重大小,企业均需一律如实披露,让社会来监督。在充分信息披露的情况下,让潜在投资者能够知晓,有所判断。在各方面介入的情况下,形成明确意见,各方归位尽责。

  对此,上述业内人士以环保方面为例进行说明:如果公司在环保方面存在非常大的问题,比如偷偷排放未经处理过的污水,被环保部门予以严厉处罚,这肯定是不行的。如果是因为某个标签标示不明等这样的问题遭到环保部门处罚,那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不是有任何一点点小的瑕疵就不能上市了。”上述接近监管层的人士透露。

  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同样备受投资者关注,特别是近期市场上对企业业绩变化的批评比较多。这是因为有些次新股今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出现亏损。

  对于这一问题,有券商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认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分析业绩下滑与行业波动趋势是否相符,是否有合理的理由,而不是一棍子都给打死”。

  对此,该人士予以进一步解释:一种情况是企业本身受经济周期、行业周期以及季节性波动导致的业绩变化。如果同比无明显变化,则属于正常波动。另一种情况是,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由于体量小,收入无固定规律可寻,仅看一季报就判断业绩变脸不科学,而是要根据订单实施情况确认收入,上市后当期的业绩数据并没有重大的参考价值。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上市公司业绩波动是一种常态,当然,它也是一种不确定性风险。所谓“业绩变脸”,只要没有信息造假,只要没有法人及高管犯罪,它就是一种可包容的业绩波动。

  “评价一家企业的业绩好坏,往往不在一时,而在长远。”董登新表示,更重要的是,我们对一家企业投资价值的评判,除了短期盈利情况,更应关注其盈利模式及利润质量,主营收入增长的稳定性,尤其是主业成长性及研发投入、市场前景等。

  证监会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证监会的发行审核是依法严格遵循发行上市条件的要求,如果企业上市后当年业绩下滑甚至亏损严重,但风险揭示不够充分,证监会将视情节轻重采取行政处罚或相应措施。

  “如果发现存在业绩注水等问题,肯定要严肃处理。”该人士表示。

( 作者:朱宝琛   编辑:董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