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19日,《财经》年会将再度汇聚国内外政商学界精英,深入分析全局性热点,全面展望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共同求解未来中国与世界可持续繁荣之道。中国网财经记者吴飞、吴起龙将为您带来最新最热的现场直播内容,敬请关注。
王波明,财讯传媒集团董事局主席、《财经》杂志总编辑首先做年会致辞。
过去几个支撑经济增长的带来正能量的基本要素,已经逐渐消失了,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劳动力大军也不再便宜,土地也不再便宜。只有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才能支持中国完成十三五的计划。不改革,没有出路,最重要的是,如果不把改革措施落实下来,增长也没有效果。
三十多年来,我们的改革主要还都是围绕着一个主线,就是简政放权,给企业松绑,给社会松绑,给金融松绑,给国企松绑等等,这些松绑造成了我们改革开放巨大红利的释放。那么到了今天,给社会简政放权,给大家松绑仍然是释放改革红利的一个巨大的要素。
所以,只有抓好落实,改革才能大有可为,增长才能大有希望。
再次感谢大家出席财经年会。每一年中国国务院对农村问题非常重视,农村问题永远是一号文件,就是过年以后的第一个文件,今天我们非常有幸地请到了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陈锡文先生,为我们做主旨演讲。大家欢迎。
从国内来看,政府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不断上涨,从国外来看,经济危机后,国外粮价下跌幅度过大,人民币汇改后大幅升值,国际海运价格大跌等因素都对粮食价格倒挂产生了影响。
粮食价格的形成要由市场来决定,但是农民的利益要由政府来保证。“改革将会通过价补分离的方式来推进,价格由市场形成,各类市场主体才能进入市场,让粮食流通活起来。农民受损失的部分,通过合理的补贴进行补偿”。
通过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把土地托管给生产型经营服务组织经营,以绕过了土地租金,使得土地的主人和经营者能够在市场经济面前形成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均摊的机制,可能是未来中国农业,特别是大宗农产品生产经营体制改革的方向。
接下来是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黄益平、王波明视频连线。
好期待[得意][得意][得意]
期待中
记者有点美哦[呲牙]
[强][强][强]
期待高大上的《财经》年会[鼓掌]
期待[呲牙]
[发呆]期待
记者好美呀
期待[呲牙]
@毕晓娟没有会议议程?
09:00-09:30 | 主持人: 王波明,财讯传媒集团董事局主席、《财经》杂志总编辑 | |
09:00-09:30 | 主旨演讲二 | |
09:30-10:30 | 主旨演讲三与对话(视频连线) 艾伦•格林斯潘,美联储前主席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 |
10:30-11:50 | 全体大会一:变局挑战下的全球经济 2015年世界经济继续在多重复杂因素中行进。除美国外,其他主要经济体增长皆不如预期,欧元区经济复苏不明显,俄罗斯经济动荡卢布大跌,日本经济增长乏力,中国和印度等新兴经济体也出现了增速明显放缓的现象。除了货币政策上加大力度,各主要经济体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寻找增长新动力方面所面临挑战,也是全球经济能否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 主持人: 哈继铭,高盛私人财富管理中国区副主席暨首席投资策略师 发言嘉宾: 张燕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曹远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 姚余栋,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 席睿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首席代表 | |
12:10-12:40 | 午餐演讲 | |
12:40-14:00 | 全体大会二:国内经济解“困”与增长应对 增长动力新潜能是否正在形成?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去杠杆进程仍在持续,增速下探。短期内出现新的不确定性因素,如股市泡沫、人民币资产价格重估、全球市场动荡,加剧了市场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但更多数据表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消费占比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拉动作用呈现收敛之势。短期内,基建投资适度加码、对冲式货币宽松、积极财政政策发力,将适度平抑去杠杆的痛苦。中长期看,包括央地关系、财税体制、国企改革、金融改革、政府放权等将促进“市场起决定作用”,有利于中国经济累积未来30年增长的新动力潜能。 主持人: 何 刚,《财经》杂志执行主编 发言嘉宾: 吴敬琏,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王一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马蔚华,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理事长、招商银行前行长 贾 康,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 白重恩,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弗里曼经济学讲席教授、副院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 邱晓华,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 |
14:00-15:20 | 全体大会三: “一带一路”愿景与践行 “一带一路”战略代表着中国进一步融入世界的新思考和新战略,中国将主动塑造一个更有利于自身和周边发展的地区秩序,实现互利共赢。2015年,“一带一路”战略从纸面规划进入落地阶段,面临沿路广阔世界中复杂的历史、政治、人文、社会因素,如何将政策有效落实将是下一阶段挑战。2015年也是中国成为全球净资本输出国的元年,“一带一路”战略需要与中国企业国际化诉求相契合,实质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主持人: 蒋志刚,国家开发银行行务委员、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发言嘉宾: 周 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学部副主任,中国欧洲学会会长 徐宗祥,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巴曙松,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 顾 山,法国驻华大使 欧晓理,国家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 | |
15:20-15:50 | 主旨演讲五 | |
15:50-16:10 | 茶歇 | |
16:10-17:30 | 全体大会四:转轨中的城镇化 城镇化逐渐步入下半场,轨道建设里程将成倍增长,但又面临地方债务压力沉重、财政收入锐减的难题。如何让轨道建设、运营,以及与之衔接的地产更多、更好地满足民众需求,如何让基建、运营财务可持续,成为城镇化下半场的新课题。人多地少的东亚部分都市,数十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立体城市(TOD站城一体化)和PP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经验,并成为城镇化转轨的有效抓手。中国如何厘清政府市场边界,有效吸纳社会资本,或将决定城镇化转轨的成败。 主持人: 管清友,民生证券总裁助理、研究院执行院长 发言嘉宾: 仇保兴,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 李 铁,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研究中心主任 冯 仑,万通控股董事长 曹远征,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 易 珉,香港地铁(MTR)中国区首席执行官 | |
16:10-18:30 | 《财经》年度对话:政商关系新生态 市场经济的核心议题即市场与政府关系,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表述为政商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在体制的夹缝里成长起来,由此形成了复杂的政商关系,而官商勾结是不法官员盗用公共权力和金钱权力勾结的结果。 政府从经济领域退出,转而着力于制订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同时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这是转轨国家必须解决的治理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新一轮改革,核心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这意味着政府在向社会放权之时,又要兼顾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之责任,同时也要退出以往由于计划经济导致的严重越位,重塑政商关系。 主持人: 钱颖一,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 发言嘉宾: 秦 晓,招商局集团、招商银行原董事长 薛 澜,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卢 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 朱云汉,台湾中央研究院政治学所特聘研究员、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邓 峰,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蓝志勇,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 |
19:30-21:30 | 煮酒夜话 夜话一:房地产+:寻找新利润增长点 经过十几年快速发展,中国房地产业告别黄金时代,步入白银时代。市场由供不应求转向供求总体平衡,随着经济向新常态转型,行业高增长、高利润时代成为过去。今后将进入按需求开发、注重性价比并能提供配套服务的时代。房地产企业以跨界、转型、多元化的形式集体告别“野蛮生长”,“轻资产”势在必然。金融化、专业化、国际化、融合化趋势撬开了地产价值链两端的利润空间,而利润也将从开发环节向前段金融、后端运营服务转移,这些新的利润增长点将是房企轻资产转型的重要依托点。 主持人: 苏 琦,《财经》杂志副主编 发言嘉宾: 任志强,北京华远浩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倪鹏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 刘晓光,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 张晓梅,山水文园总裁 张宝全,今典集团董事长 赵路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 | |
夜话二:互联网法治思辨 互联网作为一种革命化的生产形态,对当前及未来社会所产生影响无法估量。然而纵观互联网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在中国目前仍处于野蛮式发展时期。其典型特征是市场发展无序化严重,法治规范以部门规章和行政法规等低端形态为主,且变化性强、部门利益倾向明显。如何运用法治思维规范互联网业,如何运用先进法治思维调整互联网业的立法行为,是同等重要的命题。这考验着立法者和执法者的思辨能力和智慧。 主持人: 张有义,《财经》杂志法经组主管编辑 发言嘉宾: 张 平,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兼知识产权学院常务副院长 邓 峰,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吴伟光,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苏 静,百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 王小夏,腾讯公司助理总法律顾问 | ||
夜话三:全球视角下的资产管理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资本积累的规模已相当可观,中国机构对外投资也已成为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建立完善的全球资产配置模式以防范资产贬值和波动风险,并实现中国资本的长期保值增值?国外的投资模式对中国的资本管理者有何借鉴?中国资本的全球配置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机制? 主持人: 黄晶生,哈佛中心(上海)董事总经理 发言嘉宾: 夏汲清,哈佛捐赠基金(HMC)董事总经理、首席风险官 管 涛,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 黄俊杰,复华资产产品中心总经理 熊 焰,国富资本董事长,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原董事长、总裁 张旭阳,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 | ||
夜话四:资本市场:放松管制与加强监管 一个开放的资本市场的形成,要求监管层减少行政审批干预,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金融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而伴随着金融创新的更加复杂多样,资本市场遭遇到的风险冲击将会更多,风险传递可能会更快,这要求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加大对各种违法行为的规范,以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并树立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放松管制,加强监管”,应当是是未来监管改革的方向。具体来看,哪些方面应当放松管制,哪些方面又应当加强监管?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 主持人: 乔晓会, 《财经》杂志主编助理 发言嘉宾: 吴晓求,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刘纪鹏,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 单祥双,中科招商董事长兼总裁 王 庆,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管清友,民生证券总裁助理、研究院执行院长 宋 斌,云月投资合伙人 | ||
夜话五:大数据:云里雾里VS云开见日 当前,大数据已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为世人耳熟能详。政府、社会、企业、个人,要么摩拳擦掌着手实践,要么跃跃欲试准备试水。一时间,大数据产业在呈星火燎原之势的同时,亦有吹大泡沫之虞。如何合理引导产业发展的方向,有效调动学术、科技、行政、产业、资本等各方力量,理性认知并真正促进大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应当是整个行业共同努力的方向。 主持人: 欧阳赟,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发言嘉宾: 于 军,中国国家科技部重大科学计划转录组研究首席科学家 吴甘沙,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 刘 松,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业务总经理 赵 勇,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委会委员、中国西部互联网与大数据产业分会会长、前微软集团大数据专家 冉文淇, 淇河控股董事长,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大数据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