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
2025-04-26 09:08
中国网财经4月26日讯(记者李春晖)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会议首先肯定了今年以来经济工作的成效——“经济呈现向好态势,社会信心持续提振”;同时,面对二季度以来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为下一阶段施策方略定调。
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
“与过去几年4月政治局会议通常放在最后一个工作日相比,今年召开时间有所提前。”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这体现出在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之际,中央对于经济工作给予更多了关注。
进入二季度以来,美国加征高额关税给世界经济秩序造成严重冲击,拖累世界经济复苏,也给我国外贸形势带来更多挑战。
会议提出“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单边霸凌行径”。
“(这意味着)中国不会选择妥协退让,而是要采取坚决反制措施,同时国内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稳住宏观经济大局,在国际层面则要联合多方力量,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宏观政策有望加力、加快
会议指出,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
这是继去年12月9日之后,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
“去年12月(提出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时)主要体现前瞻性部署,此次则表明现在到了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出手’的时候。”王青称,逆周期政策要把握好力度,必要时要打破常规,全力稳就业、稳经济。“这也意味着今年宏观政策的力度要大于去年。”
会议强调,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王青认为,当前的重点是加快政策实施进度,同时强化政策储备。其中,财政政策方面将加快支出节奏。适当把安排在下半年的财政支出前移到二季度,全力提振内需,特别是要通过更大范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消化可能出现的“出口转内销”需求。
货币政策方面,他判断,接下来降准降息落地时间可能提前,降幅也可能加大。“二季度‘适时降准降息’的时机已经成熟,落地时间可能提前到4月底之前。”
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
会议强调,要多措并举帮扶困难企业。加强融资支持。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表示,关税壁垒对企业和市场的冲击更加直接,稳外贸外资和稳就业的落脚点和抓手都是企业。后续政策对企业的帮扶力度将更大。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刘涛建议,在帮扶出口困难企业方面,可以由财政部、进出口银行等部门合作设立稳外贸发展基金,引入商业银行、信托、基金、实体经济上市企业等机构投资,带动社会资本参与股权类与债权类投资,专项支持出口大省的优质外贸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其提供中长期流动性支持,保障外贸企业与相关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
会议还提出“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近段时间以来,在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电商平台、大型商超等已经行动起来,搭建内外贸一体化的线下线上联动平台,帮助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
刘涛表示,在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方面,有关部门可以采取组织外贸优品内销活动、推动内外标准认证衔接、加强内外贸一体化政策支持等举措,另外还需要建设综合服务平台,针对外贸企业对国内市场不熟悉等情况,为外贸企业拓内销提供政策咨询、标准认证、市场开拓、金融保险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稳楼市仍有政策空间
会议提出,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加大高品质住房供给,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王青表示,在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今年稳楼市的迫切性显著上升。“对宏观经济而言,稳住楼市能起到‘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不仅能稳定投资,也能提振居民消费信心。”
他认为后期稳楼市政策空间充裕。主要支持政策将在需求端发力,接下来各地会加大专项债收购保障房步伐,金融政策可能会在下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供给端方面,当前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额度已经显著增加,下一步的重点是加快银行贷款的拨付进度。
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称,预计后续政策仍会持续呵护房地产,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及时出台针对性举措。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马泓也表示,住房政策仍将保持支持态度。“预计未来房贷利率仍有调降空间。”
( 作者:李春晖 编辑:王晨曦 )